【緩和醫療的故事】爸爸!對不起 讓您拖命

周希諴 |2009.04.30
863觀看次
字級

我特地請阿詳向前,牽起他的手握住阿鸛的手,並請他把頭靠近阿鸛,本想請他跟阿鸛說「幸福人生四件事」,但沒想到當阿詳彎下腰、靠近他老爸時,突然痛哭,聲音大到連走廊都聽得到。接著阿詳整個人又跪到地上,頭垂得低低的,一直重複哽咽說著:

「爸爸對不起,爸爸對不起,…」大家看到阿詳哭泣的眼神,像是在訴說他對救助父親的無力、想盡力卻又徒增父親痛苦,那種好深、好深的悲傷與無奈。

拔管後當天深夜,阿鸛的血壓開始下降,家人就決定遵照阿鸛的心願,先辦理臨終出院,準備回家往生。

沒想到兩天後,阿鸛卻依然活著,當他的女兒來我的門診拿藥時,大女兒說:「真的很感謝安寧團隊,讓我們作兒女的,在這兩天能夠有機會,好好的陪在爸爸身邊,幫爸爸真正做一些事情。」

「爸爸罹癌以後的這一年來,跟隨哥哥忙碌地進出醫院,我從來沒有機會跟爸爸相處,這次我特別請假回家照顧爸爸,雖然很疲累,但卻好感動,真的好感謝爸爸,多留這兩天的時間給我。」二女兒也說。

又過了兩天,護理師阿鴻跟我說:「阿鸛平安地在家裡往生了,他的家人,尤其是女兒們,都非常感謝安寧團隊,沒延長父親的痛苦,又完成回家的心願。」

「其實對於末期病人,假如還想用盡各種維生措施,反而會讓病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變成過一天、算一天的『拖命受苦』狀態。」

「唉,可是大家都想盡力『積極的』,多幫病人做一些事。」

「對於末期病人,真正的積極醫療,應該是讓病人有充分的時間,做最好、最後的『善生』工作,才能夠有機會做好準備工作、得到『善終』。」

「這是不是您常說的,要『善生』到生命的最後一秒鐘,才能夠得到『善終』?」

「沒錯,沒有好好地活到臨終那一時刻(善生),是不可能馬上變成好好地死(善終),因為這個過程是連貫的,是一致的。」

「但是人們常常認為,病患的生命不會馬上結束,所以會一直試到瀕死狀態,已經來不及準備時,才後悔莫已。」

「因為一般人很容易誤解,以為用盡各種維生儀器,把命延長,就算是『積極』醫療,其實那才是『消極』地拖命受苦。」

「對,我們要大聲疾呼,對於末期病人,積極地提高生活品質,並非消極地延長拖命措施(例如被插管電擊急救,加上呼吸器以及氣管切口術);才是真正地積極醫療,也才是安寧療護的真諦。」

「而且千萬不要拖到病人都進入瀕死狀態了,才想要開始準備善終(安寧療護),一定要提早準備善終(安寧療護)。」

(下)

(作者為醫學博士、中山醫院緩和病房主任  周希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