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治療乳癌不一定要吊點滴打化療藥,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訓徹昨天指出,現有口服的化療藥、標靶藥物與荷爾蒙藥,可讓怕打針、血管發炎的病人在家服藥對抗乳癌。
台灣乳房醫學會、財團法人乳癌防治中心分析轉移性乳癌藥物治療進展,陳訓徹說,最新研究顯示,口服化療藥物搭配標靶藥物,可使轉移性乳癌病人平均存活達三十一個月。
陳訓徹表示,注射針劑型乳癌化療藥物的優點是劑量藥效穩定,但毒性較高,易造成靜脈發炎,病人需住院治療;口服藥物療效和注射針劑化療藥物相當,腸胃毒性低,對於轉移性乳癌病人,可取代針劑化療藥物。
另外,口服藥物推陳出新,不僅有口服的抗荷爾蒙療法藥物,現在還有口服的化療藥物,最新藥物是口服的標靶藥物,便利病患在醫院之外,繼續抗癌。
乳癌防治中心董事長張金堅指出,乳癌也需要雞尾酒療法,去年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研究顯示,多樣藥物的合併治療,可以讓患者爭取更久的存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