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盥洗,每天我們都會用到毛巾,一條毛巾中,含藏了多少人生哲理?

佛教大乘比丘規定有隨身所需的十八物,其中便有毛巾一項。在叢林學院,一條條藍色的毛巾,沒有豔麗的色彩,沒有可愛的圖案,簡簡單單、整齊劃一地掛在盥洗室外的毛巾架上,讓人連想到寬廣蔚藍的天空及海洋。叢林學院的每一位同學都有這麼一條毛巾,上頭寫著自己的名字,「長短整齊,拉平表面,開口朝左」地吊掛著。新生同學入學時,總會看見學長字跡端整地為他們在毛巾左下角寫上名字,而且每個學期開學時都必須由糾察學長們檢查,以免學期間拿錯。
有些學生一條毛巾從新生入學用到畢業,細心照顧自己的物品,讓它發揮最大的功能。民初四大高僧之一的弘一大師,一條毛巾用了十年,早已破舊,他的好友夏丏尊要送他一條新的毛巾,但是弘一大師回答:「不用,這一條還很好用呢。」一個人對物質能夠淡泊,不向外求,才是真正的富有。而佛光山叢林學院創辦人星雲大師也曾說,「毛巾也有毛巾的生命,保護它、珍惜它、延長它的生命,這就是佛教徒應有的護生觀念。」
另外,由於學務處老師會不定時檢查是否掛好,因此當學生經過毛巾架時,會順手將自己的毛巾拉平,藉此讓學生積極關心自己週遭的事,培養一顆細膩的心,提升覺照能力。
從小到大,從不經意地換過多少條的毛巾,來到學院後,更懂得惜福培福,一條簡單的毛巾也可以悟出人生道理。
毛巾掛放規則
1.長方對摺,四角對齊。
2.對中披掛於橫桿,開口朝左。
3.固定位置披掛,不得擅自更換。
4.列入每周內務檢查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