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雪紛飛—北京、東北行 (五之三)

黃光男 |2009.04.22
488觀看次
字級

●六

雪地映天色,淡淡地憂鬱青藍,強入詩境,這一驚,忘卻嚴冽寒冷,眼前一列飛鳥北歸,我佇立在紅牆壁瓦前。

這是瀋陽故宮,清代發源處。有一陣陣英氣撲前,隱顯豪氣話語,有股幽幽哀愁,又似人情難斷。

當前,已是後人憑弔園邸,宮門敞開,城牆重建,只有位置履痕,似乎看到經國略地的一群人,操人生離死別,也明白權力爭奪慘烈。

有些是事實,可惜時空變易,誰又能記取多少真切;有些是神祕傳聞,故事綺麗繁複,任人改變,悲歡離合,戲碼一再重演。人嗎?是如此多事的,也是如此的多情。才有永不止息的:壯士憤憊離,眾人情深一往。

或者說志遠心寬嗎?清朝的開國祖訓,多麼地氣壯山河,有守有為。但在權利的追逐上又是如何!相信勝敗自處,將是平息歷史公案的最好方法,否則,每次想「當年」或早知道就怎樣,則是人生的大負擔。

看吧!奉天的老帥府、少帥府,多少人間恩怨,多少家恨國仇,不都在煙茫消散嗎?想當年老帥的豪情萬千,少帥的劍擊秋風,又能怎樣!遊客如我,只能一嘆皮囊速壞神識常存,可以聊慰後人三嘆嗎?

倒是歷史一再重演,如何成為智者、賢者,也得當是命運隨勢的選擇。盡己之力,獻己之才,成就於社會發展可也。

走出張作霖故宅,回望冰雪封存的過往,有些感觸,幾分悽然。突然寫下:物無美好標的,事無善惡標準,豈為人哉?但求無愧於心,學蘭玉自香,則大地滋生矣!

●七

瀋陽、哈爾濱的冬天,同屬凌冽北國。城貌也略為相似,人情、風俗看來也大同小異,而且故事傳述很引人入勝。

更冷了,白雪皚皚的哈爾濱,一望無際的原野,是北國風情的特徵。它在城裡,不,這個都會,沒有建立圍牆,是個很吸引人民匯集的地方,只因物產豐饒,不論是關內的百姓,或外國訪客,都會聞風而至,在這裡建立了家園,或探個虛實,好為未來設想。

首次抵達哈爾濱,一股充滿活力的氛圍直襲而來。冰凍的河、枯乾的榆樹,仍然有人在活動,有鳥在棲息。而住在屋內的人,並不因為凍城的氣溫而停止出門,相反的,在街道、屋簷佈置大小相稱的霓火燈,把這個都市美化的教人目不轉睛。

或許這是視覺上的相應,在雪地裡建立的都會,寒冬映燈火,一片光明。更具創意的是雪雕與冰雕,在巧思燈光照耀中,顯現冰肌玉骨、晶瑩剔透的風姿,一閃一亮、一明一滅,橫豎均寬的冰屋牆垣,光影映照,除了自然美巧造境,人間難覓。因此,造訪的遊客,已忘了它在溫度零下十度、二十度或三十度的機緣。

就是因為它不容於太過熱情,只有一份冷豔,人們必須知所進退,不得越過這個零度溫情。那就有意思了,「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人的冷熱相依相附,不是也得有個界限嗎?(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