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時封建社會等級森嚴、尊卑分明。紳士即是其中一個特定等級階層的稱謂。
「紳」,本是表示等級身分的一種服飾,指的是古代士大夫束在外衣的大帶,「古之仕者,重紳插笏(音忽)。」由紳的涵義引申為「束紳之士」,簡稱為「紳士」,並進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分的士大夫階層。
但古代士大夫僅指當官的讀書人。隨著科舉制度的發展,到了明清之際,謀取功名的讀書人不斷增多,很多人雖然取得功名身分,卻不能為官。所以,人們就把那些不曾為官的科舉士子統稱為「士」。當時,紳與士有著本質的區別。到了近代,這種區別逐漸消除,無論當官不當官,一概稱之為「紳士」。
在近代社會中,紳士有著特殊的地位,非官而近官,非民而近民,是高於平民的一個封建等級階層;甚至男士行誼得體,彬彬有禮,也稱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