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台中市萬和宮每逢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聖誕,都會舉行三獻禮祭典,擔任引生的陳子江拿著扇子,引導萬和宮董監事,行禮如儀,他擔任引生已超過四十年,對三獻禮的古禮瞭若指掌。
七十六歲的陳子江,也是台中市南屯景樂軒負責人,景樂軒是台中市最早成立的業餘北曲藝館之一,清乾隆六年(西元一七四一年)興起北管,至今有二百五十八年歷史,景樂軒珍藏的先輩圖,記載歷代曲館師父與戲曲研究會會員,歷代師父為第一代黃義球,第二代陳有福、周五然,第一代至第六代入列於先輩圖上的會員計有四百二十四人。
陳子江說,由於時代變遷,北管逐漸式微,現在景樂軒成員有四十二人,少有年輕人,成員利用每周一、三、五晚間在萬和宮廂房切磋學曲,有時受邀在廟會助陣演出。
他說,他在國校「讀日本冊」,快畢業時碰上二次大戰後期,幾乎天天都在躲空襲,認不得幾個漢字,十三歲加入景樂軒練習八管,苦背漢文,經一甲子的洗鍊,現在幾乎不用看,就可以完成整首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