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糖尿病飲食治療的目的分別為,提供母親與胎兒足夠營養、使懷孕期間體重適度增加、控制血糖於理想值,以及預防饑餓所導致酮酸中毒。妊娠糖尿病患之營養素需求與正常妊娠婦女相似,但較一般正常孕婦更需注意熱量攝取、營養素分配比例及餐次分配。
孕婦孕期體重的增加,應依據孕前身體質量指標(Body mass index, BMI)來決定。每日熱量的需求方面,妊娠前期與平時熱量需求相同,不需增加額外熱量;妊娠中、後期,則每日增加三百大卡,以供給胎兒快速生長與其他需要。一般建議以少量多餐方式進食,以避免飯後高血糖發生。
營養的攝取,建議採取以下的方式:
一、醣類:建議每日醣類攝取量占總熱量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五十五,主食方面盡可能選擇複合性醣類,例如五穀米、糙米等全榖類,及富含高纖維的蔬果類,例如芹菜、竹筍、黑木耳或海藻類。並避免精緻食品、含糖飲料、果汁與包餡糕餅。
二、蛋白質:每日蛋白質攝取量占總熱量的百分之十五至百分之二十,並選擇高生理價優質蛋白質,例如蛋、牛奶、瘦肉、魚及黃豆製品。因胎兒快速發育,母體、子宮、乳房、羊水及血液都大幅度擴張,故妊娠中、後期每日增加十公克蛋白質是需要的。
三、脂質類:建議選擇不飽和脂肪為佳,例如橄欖油、紅花籽油、葡萄籽油。其中飽和脂肪酸最好低於百分之七,多元脂肪酸低於百分之十,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達百分之二十。
四、礦物質與維生素:在鈣質方面,建議每日攝取一千毫克鈣質,以滿足胎兒骨骼、牙齒成長與母體生理需要。富含鈣質的食物包括,牛奶、小魚乾、深綠色蔬菜、芝麻與豆製品。維生素D的補充有助於鈣吸收。
五、鐵質:懷孕期間,亦需攝取大量鐵質。建議於妊娠後期,應較平時鐵質攝取量十毫克,再多增加三十毫克。
六、葉酸:葉酸的補充很重要,因葉酸與胎兒核酸合成及細胞分裂有密切關係,葉酸缺乏易造成胎兒神經管缺損。含葉酸的食物包括,深綠色蔬菜類(例如菠菜、籚筍、花椰菜)、肝臟、乾果類與大豆類。
由於飲食控制為妊娠糖尿病治療的重點之一,嚴密監測血糖與尿酮、記錄每日飲食攝取量與定期量體重。建立正確飲食觀念與行為,對於產後血糖控制與恢復,可獲較大改善,更能預防糖尿病。
(本文作者為羅東聖母醫院營養師、糖尿病衛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