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在立法委員要求下,教育部同意規畫將就學貸款項目中,除了既有的學雜費、實習費、書籍費外,還要增列「生活費」貸款,每月六千元,每學期最多可申請五個月,共三萬元。
就學貸款本是政府美意,讓經濟狀況有困難的孩子能上學,然而,方便的助學貸款讓許多學生還沒出社會,就已負債,如果加上生活費,在大學畢業後都成了百萬「負」翁,加上出社會工作難找,不是薪水低就是根本找不到,大大減少了還款能力,更直接影響借款人未來的生涯規畫。
既有的就學貸款的還款率、呆帳金額等問題,都還沒能有效解決,如今又有民意代表拜會教育部,要加碼增貸生活補助費,實在令人憂心。
我以為,就學貸款補貼生活費,萬萬不可,試想,一學期三萬元,一年就是六萬元,高中到大學畢業七年,等於再加四十二萬元的負債,對還款能力已相當吃緊的社會新鮮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政府已補貼了求學所需的經費,大大降低了學生經濟壓力,剩餘的生活費至少應該由學生自己打工,或想辦法籌措,如果全都仰賴政府幫忙,說穿了不過是由政府出面擔任現金卡金主,讓孩子在學生時代,就學會先享受後償債的錯誤理財觀念。
今天政府大方的把錢借給學生,明天誰能保證孩子一定還得起?
目前大學畢業的社會新鮮人,起薪才兩萬元出頭,扣除房租等基本花銷,償還既有的就學貸款就已非常吃緊,若還要償還生活費,恐怕有困難。
如果真的是為了孩子好,而不是為了那些害怕招不到學生的學校,政府就應該從嚴審核就學貸款補助,而非放鬆。高中與大學目前都不是國民教育,再大有為的政府也不該幫學生把屎把尿,把學生給寵壞了。
請讓孩子多承擔一些屬於自己的責任吧,否則我真的很擔心這些學生未來出了社會,是否真能當個負責任、有擔當的好公民。
王乾任(台北市/文字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