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同事們因為某些事情屢起口角,整間辦公室的氣氛顯得低迷許多,大家出口的言語,抱怨多於建議,批評多於讚美,即使置身事外的同事心情也受到影響。
而我回到班級上,也開始對孩子多有要求,每次上課都覺得那裡不對勁,總要精神訓話一番,遇到孩子頑皮或是做事情未達標準時,也比以前容易動怒,一天中生氣的次數愈來愈多。
怒氣似乎也從我身上傳染到孩子身上,孩子發生不良行為的頻率比以前多,互相爭執的狀況也常發生,來報告「誰誰誰表現不良」、「某某某和某某某吵架」的事件層出不窮,情緒處於臨界點的我,對孩子這種愛打小報告的行為非常不能忍受。
於是有一天,我花了整整一個小時來訓斥孩子,覺得這樣嚴厲的言語,恐嚇的語氣,應該可以抑制孩子這些不好的行為。
但是,事後的我非常懊悔,想著自己魯莽的行為,想著一張張驚慌的臉孔,想著孩子心中的不安和恐懼,我更加懊惱了。
隔天找了孩子輪流來喝下午茶。下午茶是我和學生間談天的一種方式,坐在舒服的沙發上,喝著涼涼的茶,有輕鬆的心情,許多事情也就自然說出口,所以每當孩子知道可以和老師喝下午茶時,都很開心,但是辦公室氣氛不好的那陣子,我的確許久未曾找孩子喝下午茶,所以這次的下午茶聚會,孩子們都顯得有點忐忑和不安。
雖然孩子不太能放鬆來談事情,我還是很想了解孩子最近的近況,也想理解最近他們轉變的原因,過了許久,才有孩子怯生生地說:「老師最近很兇。」「老師最近都不喜歡講笑話和玩遊戲」「老師最近每天都在罵人,好可怕。」「老師都不處理我們報告的事情,都待在辦公室。」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老師的心情會牽動孩子的心情,也會牽動整個班級的氣氛,最近自己情緒上的不安,原來已經影響到孩子,他們每天看老師面有怒氣,也會覺得「生人勿近」,帶著這樣情緒上課的我,也把不好的情緒散播下去。
聽完孩子的陳述,我真是感到萬分虧欠,因為我相信老師不只是經師,更是人師,所謂「言教不如身教」,我們常教導孩子要寬容,要有禮貌,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管理,可是卻忘了最重要的是「反求諸己」。
我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行為投影,他們是我行為上的鏡子,我也學到不能只是活在不好的情緒中,而是要轉念,不能改變情勢就要學著改變自己。
說也神奇,自己心情變好後,許多曾發生爭執的孩子,都自己合好了,教室又充滿歡笑聲,我充滿感恩地回頭看這一切,孩子著實替我好好上了一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