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凍生命的樂章】被冷落的白牡丹

陳宏 |2009.04.13
714觀看次
字級

白居易滿腔的政治熱情,淡季愈不佳,心中十分苦悶,於是將自己比作被冷落的白牡丹。

護士育靜好學不倦,晚上在夜校進修,下課後到醫院接大夜,生活夠充實,只是在臨床時,偶有小插曲,調劑一下。

例如她早晨又挨罵了,原因是她要抽血,不得不開房間大燈,像這樣順理成章的小事,竟惹火了同房病友。

巡房至此,看到正在聽經的我,她拿起注音板,讓我說句公道話,當我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時,育靜就脫口接了下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識。」

文學作品有多元的體會,育靜大概可以釋然了。

白居易的文章就是那樣清新:「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據說寫這首詩時,白居易才十六歲,是模擬應考習作。他借草取喻,把抽象的「別情」寫得具體可感。詩的前四句道出了一個真理:富有生命力的東西,不管客觀環境怎麼摧殘,也絕不會毀滅,一旦時候到來,就欣欣向榮,生機勃發。

不過他畢竟是年輕,歷練不足。到寫長恨歌的年代,就有「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綠螘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白居易先後在杭州、蘇州當過刺史。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在杭州任職期間,看到當地百姓飲水不便,就親自察看地形,組織民工興修水利工程。不僅解決了居民的飲水問題,而且使西湖有了灌溉之利。另外,他還對境內的孤寡老人特別關心,盡力幫他們排憂解難。因此當他任職期滿,離去時,百姓們紛紛為他送行。

他在蘇州任職期間,簡化政事,減輕百姓的賦稅和勞役,使人民得到了休養生息。人們對他做的好事十分感激。當他離任時,為他送行的人站滿了運河兩岸。許多人痛哭流涕,追著白居易坐的船送了十幾里。

由於白居易能夠伸張正義,敢於抗爭,得罪了宦官和世族官僚集團,所以他們總是尋機在皇帝面前,講白居易的壞話。憲宗也不喜歡白居易當眾與自己爭執,就讓他做了皇太子的侍從官。按朝廷規定,這個職務是不能過問朝政的。白居易的一腔政治熱情,竟遭到如此處境,心中十分苦悶,他曾把自己比作被冷落的白牡丹。

牡丹象徵富貴,富貴就該花團錦簇,白居易的自比白牡丹,諒必是心地純潔。

(劉學慧/整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