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寺院叢林,都以鐘板作為訊息的傳遞。而我是上下課鐘,目前住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東下茶水間旁的走廊上方,主要是負責提供大家上下課、集合的訊息,也就是你們現在所說的時鐘。
一般的學校,都運用最新科技當鐘聲,提醒大家時間;隨著時間的流轉,我跟我的兄弟們就被大家遺忘了。所幸,佛光山叢林學院還保存著傳統佛教寺院的規矩,因此,我跟我的兄弟還是備受重視,而我們就分住在佛光山叢林學院男、女眾學部。
「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其實,我的工作不是只有告訴大家時間而已,主要還是提醒大眾要精進修持,佛陀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間」,要把握住每一個當下的時間學習。因此並非任何人都可以敲打我。司打的人,要很清楚地知道每一個鐘聲訊號所代表的意思,尤其是時間的掌控,更是必須精確,因為整個學院的生活作息就全看他,馬虎不得,所以雖然我不在殿堂中,但我也跟法器一樣,「大眾慧命,在汝一身,汝若不顧,罪在汝身」。
在佛門裡,負責敲打我的就叫做「司鐘」。司鐘的人在敲鐘的當下,如果稍有妄念,敲得不如法,或快或慢、聲音忽大忽小、時間沒有掌握好,讓大家起了煩惱就不好;另外,司鐘的人對於自己的情緒管理也很重要,因為從鐘聲大家可以聽出司鐘者當下心情的起伏,是緊張、焦慮、穩重還是散慢,所以,司鐘也是一種修行。
過去四十年來,我在佛光山叢林學院堅守崗位,看著多少人在這裡進進出出,從沒有威儀到注重威儀、從缺乏時間觀念到重視時間、從迷糊到謹慎,這正是佛門裡的「二六時中都要提起正念」。
這學期我的司鐘者是目前就讀寺務管理系的羅珮瑜同學,剛開始他對於要司鐘充滿了排斥感,因為覺得壓力很大,怕錯過時間,尤其是中午的起床鐘,看著他很緊張的樣子,真是替他捏了一把冷汗。他說:「在這段時間裡,除了讓自己承擔,也學習到掌握好每一分每一秒。」
另外,司鐘的人還有一個工作,就是要注意我的身體狀況;我在這裡四十年了,身體不像過去那麼好;前陣子,我的鐘錘差點就掉了,還好這裡的人很和善、細心,把我照顧得很好,我也可以說是骨董了;現在我就住在叢林學院裡,如果你們現在要看我,歡迎你們到叢林學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