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
演過《筧橋英烈傳》的梁修身常被兒子形容成「民族英雄老爸」,他耿直不阿的性格在圈內的確少見,最近還史無前例地把所有經紀人及助理趕離拍戲現場。他言之成理地說:「演員好手好腳的,有什麼事不能自己做嗎?」現場因此更安靜專心外,梁導演也省了不少交通費及便當錢。
實事求是的優良美德傳給下一代,梁赫群得其真傳,甚至青出於藍。在加拿大求學時,他窮得只能住一個沒有冷暖氣,還漏水的房子,老爸支援一點點美金讓他免受巨寒所苦,那是問題?但梁修身認定兒子耐操耐磨,自己會想辦法活下去。
雖然身為大明星下一代,但因得到吃苦耐勞的磨練機會,日後果真靠實力做出成績。梁赫群一天在電視台穿梭十二小時以上,用異於常人的體力及耐力挺住了超級工作量,如今回想起來,爸爸當年「放牛吃草」的策略的確對自己有正面影響。
天下的爸爸其實不一樣。因為跑新聞關係,我有許多機會接觸名門第二代,了解他們含著金湯匙出生背後的單薄人生,他們完全不知道,這世界的謀生用具並不只純金這麼狹隘。倘若家道不幸中落,知識貧乏就會令這群嬌兒貴女舉步維艱。
有個畫壇宗師,生前作畫時,小女兒也天真地常在旁塗鴉,父女畫桌上同享天倫,父親理應順手教上幾筆,才氣得以傳承,但這位大師老來得女,十分不捨女兒還要「辛苦」習畫,就把女兒手中的畫筆換成洋娃娃說:「爹地要妳快樂長大。」
不畫畫,不勞動,玩洋娃娃就是老人心目中單純的快樂童年嗎?舊時代的老人家的確這麼一心一意地認定,只是他萬萬沒有想到,在父女天人永隔五十年之後,沒有一技之長的女兒變賣了大師所有名作,但還是不足以支付如流水般的花用。
「爹地說,我高興怎麼做都可以。」溺愛的家庭及貴族的學校都傳給她「不要吃苦」的教育,讓她理所當然地享受家僕服侍,無法獨立謀生。她也聽朋友相勸拿出優良血統來作畫,但開過一次畫展就停擺:「爹地說得沒錯,畫畫果然太辛苦了!」
大師一生畫了五萬張畫才博得盛名,她如今畫了五十張就喊累、喊停。名門其實是個窄門,她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