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颽伊(左)擔任小夜鷹志工團員時,曾造訪水源區附近橋下的獨居老人,老人一眼失明,生活拮据,陳颽伊代表志工團贈與救濟金。
圖/陳柏濡提供
【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我,高中畢業,不想念大學,想完成志願服務各種領域的探索!」十八歲的陳颽伊暫時不想深造,除在婚紗店擔任裝飾點綴和攝影助理外,最想做的是擔任義工,為弱勢服務,以及繼續照顧罹患重度智障的小姑姑。
從國中就加入嘉義市社區大學小夜鷹青少年志工團的陳颽伊,在社區大學擔任執行長的爸爸陳柏濡帶領下,自小耳濡目染接觸公益活動,不論是記錄全台河川的故事、關懷獨居老人、回收廢電池換取資金捐助弱勢、生態調查,還是糾舉公共工程缺失、交通違規、河川污染源、路邊違規廣告等,她都有份。
短短六年的志願服務,陳颽伊獲得不少獎章,不僅是小夜鷹青少年志工團創團團員,也是第八屆保德信志工傑出獎得主。為照顧家中患有重度智障的小姑姑生活起居,她投入許多時間,此舉讓她獲選九十七年度嘉義市孝行楷模,還是九十八年青舵獎「孝行美德」獎得主。
談到為什麼不繼續念書,她怕爸爸聽見,小聲地說:「我高職念的是美容美髮科,原本還想繼續深造,但我的手對美容塗料過敏,會起很癢的疹子,我雖然能忍耐,但爸爸常在晚上偷哭,我不想他難過,乾脆先工作,分擔家計。」
而青舵獎的獎金,她要幫姑姑買新衣服,獎座則放阿嬤靈前,告訴她:「我把姑姑照顧得很好,妳看,國家肯定我喔!」另外,當義工讓她對生活環境產生更多關懷動力,「以前我很依賴人,自從伸出手幫助他人,就變得比較獨立。」陳颽伊並不放棄學業,只希望從幫助弱勢中找到更有價值的生存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