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緣有師】髮想

妙凡 |2009.04.02
423觀看次
字級

這幾年的禪淨密三修法會,除了法師坐木台以外,還有在家居士一起莊嚴壇場。為了讓法會進行更順利圓滿,一定會先進行彩排,彩排的過程照例會提醒優婆塞和優婆夷要注意服裝儀容等相關事項,自然也會注意頭上這三千髮絲,梳理挽髻的、波浪披肩的、服貼俏皮的……,當然也有地中海型或條理分明的,真是「百髮齊發」,應有盡有。

我們對頭髮的執著和關係,可以用「溺愛、寵愛」來形容,大抵也因為髮型、髮質的好看與否,對一個人的外在形象有很大的影響,俗話說:「剪一次頭,三天憨頭(台語)。」就是形容頭髮對門面的影響力。因此,不管是去掉雪花片片的頭皮屑,還是讓你有一頭烏溜溜秀髮的洗髮精和潤髮乳的電視廣告,為了因應廣大群眾的需求,也就層出不窮了。

彩排完在家居士的動線後,回過頭來是法師的排班彩排,視覺畫面突然從蒼蒼鬱鬱的髮絲,轉換成一種塵盡光生的清淨,從有到無,從執著到放下,剎那間我恍然明白了,為什麼一般社會大眾難以接納,出家固然是一種不同的選擇,但是這鍾愛一生的頭髮,怎麼能、怎麼敢、怎麼捨得啊!那不僅是頭髮,更代表一個人的改變和轉化。

是啊!我也想,真難。從在家到出家,沒有一種對人世洞徹的明白,和果斷的勇氣,從小到大長相左右的頭髮,還真難捨,而出家落髮後,平常的生活習慣,也必需跟著改變,一年四季、婚喪喜慶就是一件長衫;參加法會袈裟披身,莊重威儀;但是,這難捨能捨之下的自在、清爽、簡單,實在不是三言兩語所能為外人道,即便說了,也很難理解這「以無為有」的快活,是如何讓一個行者,從外相的捨離,到一步一步的抖落煩惱客塵的解脫和歡喜;這一有一無,就像投胎轉世,重新為自己的生命尋找身心安頓的位置,如同偈云:「金刀剃下娘生髮,除卻塵勞不淨身,圓頂方袍僧相現,法王座下大丈夫。」

李白《將進酒》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一頭秀髮,從黑到白,從繁到疏,從有到無,就像人生三溫暖,是歲月的痕跡,也是心情的轉換,更是人生新生的開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