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就是這樣,明知道要成功很困難,也未必得到相對的報償,還是有人充滿了熱情,繼續在這塊園地裡耕耘;也許就像談戀愛一樣,即使看不到未來,不見得有什麼結果,依然堅持跟對方在一起,因為人生畢竟是經驗的累積,很多事情只要盡心盡分盡緣,不必刻意執著於什麼樣的目標,就當成一場不計利害得失的體驗吧。
當你不把寫東西看得太嚴肅、太當一回事,反而能擁有更大的揮灑空間,因為你可以單純地傳遞一些想法和訊息,透過文字去跟你頻率相同的心靈交流互動,既不為名利,毋須背負神聖的使命感,也就不會產生壓力。
常逛書店、上網的話,就會發現越來越多人把寫作當成一種休閒,就像打打毛線、跳跳舞一般,自娛娛人。這樣一來,寫作動機也不會被工具化而失去主體性,任何人只要有意願,都可以塗鴉、發表,人人都有機會成為文藝青年,文壇反而能夠生生不息,永不缺乏新鮮的題材和驚喜。
至於「隱惡揚善、經邦治世、教化人心」這樣轟轟烈烈的使命,就留給才華洋溢的人去承擔了,像尼采之流,「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這樣的境界不是普通人一點微薄的創作光亮所能企及的。
先前有出版社和讀者共同票選出台灣目前最受歡迎的作家,排行榜出爐後,居然以影視明星居首,再來是名模,然後是有人氣或形象基礎的政治人物,以及擅長爆料挖八卦、醜聞或緋聞者,文化人一個也沒上榜。
有人不以為然,不過這應是寫作普及的必然趨勢,要是你嫌這個趨勢膚淺空洞的話,那就不要猶豫,趕緊拿起筆來,一起為文化大業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