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九九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柯恩唐努吉昨天在台科大演講指出,挫折是研究及生活的一部分,他勉勵青年學子不斷學習,探索並找到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
柯恩唐努吉(Claude Cohen-Tannoudji)教授為一九九七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同年他和現為美國能源部長的朱棣文及William D.Phillips教授,以發展雷射冷卻和局限原子的方法共同獲獎,他昨天在台科大跟師生分享人生經驗。
台科大老師詢問要如何讓學生保持學習及研究動機,柯恩唐努吉鼓勵老師透過上課教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但老師上課內容要讓學生聽得懂。他以自身經驗為例表示,教書需要更多學習,常藉由和同儕合作,有更多討論。
他也說,大學課程有很多領域,透過每天跟人討論、參加研討會等,聽到不同意見,會激發不少創意,也能進步。
柯恩唐努吉表示,自己對學習很有熱情,並嘗試解決問題。他認為,學習和研究能夠持久,有興趣很重要,一開始必須去探索,最後找到屬於自己的研究方法。
也有老師和學生對柯恩唐努吉時間規畫及如何面對挫折有興趣。他說,挫折是研究和生活的一部分,大家都會面臨如此挑戰;有時研究很忙,連續幾晚都要工作,但計畫忙完後可休息一下,家人諒解很重要,他很幸運,因為太太很支持。
至於柯恩唐努吉未來計畫,七十六歲的他說,得到諾貝爾獎後,各方邀約很多,常到各地演講,他希望以自身經驗鼓勵更多年輕人,現在也有計畫寫書。
柯恩唐努吉
柯恩唐努吉現任法國科學院院士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等多個國際知名學術機構外籍院士,1933年出生於阿爾及利亞,發表過200多篇關於原子物理與光學量子論文,也曾獲得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金獎、以色列科技學院Harvey科技獎及德國亞歷山大宏堡基金會研究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