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點靈】泡湯安全大補帖

陳威達 |2009.03.25
1695觀看次
字級

泡溫泉養生盛行,卻常耳聞意外發生,分析其主因大約為以下三點:

一、遠因: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如高血壓、高血脂、家族性心臟病史、糖尿病、腎功能不良、抽菸、肥胖、年長、平時活動量少等。

二、近因:最近失眠、睡眠不足或是熬夜、身心疲憊等,或當時空腹或過飽、飲酒過量、酒醉、舟車勞頓、走遠路、劇烈運動後等。

三、導火線:未作好暖身及充分休息就泡腳、泡湯。身體周圍溫度突然上升,周邊末梢血管擴張,末梢血流增加,血流大量流到末梢及下半身,心臟或腦部相對性暫時缺血,心臟為了代償做工致使心跳加快,心耗氧增加,短時間缺血、缺氧導致,可能引發心臟心肌梗塞或腦部休克等。

※泡湯前應先評估自身健康狀況

有心血管疾病者,泡湯時更要小心,必要時請醫師評估,如患有嚴重之動脈硬化、高血壓或心臟血管方面之疾病者,則不宜泡湯。若有失眠、睡眠不足、熬夜、過於疲勞、空腹或過飽、飲酒過量、酒醉、舟車勞頓、走遠路、劇烈運動等情形,要先等身體狀況平穩時再泡湯。

※健康泡湯注意事項

一、足浴或泡湯前,應先做「暖身操」。

二、露天溫泉,身體上下溫差過大,血管彈性不佳者更要當心。室內溫泉要注意通風,嚴防空氣稀薄不流通。

三、以漸進式的足浴或泡湯法:

(一)足浴或泡湯之前,先用溫泉擦下肢或身體,再行泡湯,不可一下就去泡溫泉,才不會使血管突然極劇收縮。

(二)由溫度較低的先泡,身體漸適應,再泡溫度高的。

(三)以四十度左右為最佳的浸泡溫度。

(四)第一回先約浸個三至五分鐘後,在池邊休息五分鐘,二三回每次十五分鐘為宜,之間皆要起身稍作休息,補充水分‧不要連續泡湯,一日不要超過三次。

四、泡湯水高勿超過心臟,特別是年長者或有慢性病者、更不可獨自泡泉。

五、若汗流太多或自覺脈搏過快(一分鐘跳動一百二十下以上),就該緩緩起身休息。

六、若有頭暈、胸悶、心悸、欲嘔等,應立即緩緩起身,離開池中,到旁邊休息,隨時補充水分,以保持體內溫度及水分等平衡。

七、泡湯時不建議喝咖啡、濃茶、喝酒(會使身體脫水更嚴重)及抽菸。

(作者為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  陳威達)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