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秘魯‧馬丘比丘

黃丁盛/攝影‧撰文 |2009.03.20
2547觀看次
字級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意為「古老的山巔」,是印加古文明保存最完整的遺址;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西北方一一二公里,海拔二三五○至二四三○公尺的安地斯山餘脈上,兩側是深達六○○公尺的懸崖深壑,烏魯邦巴河(Rio Urubamba)環繞著周遭山谷,地勢非常險要;早期必須花費數天時間走「印加古道」,辛苦地翻越崇山峻嶺才能抵達。

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隱密,西班牙人長達三百年的統治期間,竟不曾發現此地,也因此幸運地逃過殖民者的摧毀破壞,後人因此稱其為「失落之城」。

馬丘比丘建於印加帝國後期(約一四四○至一五○○年),在無故荒廢了數百年之後,直到西元一九一一年才被美國歷史學者錫蘭‧賓漢( Hiram Bingham)發現。

一九八三年,馬丘比丘被定為文化與自然雙重世界遺產,至今全世界只有二十五處獲此殊榮。整個遺跡有一百多個建築物,有神殿、祭壇、皇宮、住宅、澡堂、監獄、瞭望塔、墓園和大片的梯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蹟是──獻給偉大太陽神(Inti)的「拴日石」、「太陽神廟」和「三窗之屋」。

馬丘比丘的建築物都是由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多邊形石塊堆疊而成,巧奪天工的鑲嵌技術,讓石塊與石塊之間完美精準的接合,縫隙間甚至連細針都無法穿入,而這些龐大、堅硬的石塊全靠人工搓磨、搬運,讓人不禁有鬼斧神工之嘆。

印加文明並沒有文字流傳,當時的印加人如何搬運數量龐大,重達一、二十噸的巨石,至今是個謎;也使得馬丘比丘成為古印加帝國保存最完整,也最充滿謎樣色彩的遺跡。

華納比丘(Huayna Picchu)意為「年輕的山巔」,是馬丘比丘旁邊一座陡峭的山峰,山上除了有精緻的「月亮神殿」,也是俯瞰整個馬丘比丘遺址的最佳地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