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秘魯‧馬丘比丘 黃丁盛/攝影‧撰文 |2009.03.20 語音朗讀 254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馬丘比丘(Machu Picchu) 意為「古老的山巔」,是印加古文明保存最完整的遺址;位於古印加帝國首都庫斯科西北方一一二公里,海拔二三五○至二四三○公尺的安地斯山餘脈上,兩側是深達六○○公尺的懸崖深壑,烏魯邦巴河(Rio Urubamba)環繞著周遭山谷,地勢非常險要;早期必須花費數天時間走「印加古道」,辛苦地翻越崇山峻嶺才能抵達。由於所處的地理位置十分隱密,西班牙人長達三百年的統治期間,竟不曾發現此地,也因此幸運地逃過殖民者的摧毀破壞,後人因此稱其為「失落之城」。馬丘比丘建於印加帝國後期(約一四四○至一五○○年),在無故荒廢了數百年之後,直到西元一九一一年才被美國歷史學者錫蘭‧賓漢( Hiram Bingham)發現。一九八三年,馬丘比丘被定為文化與自然雙重世界遺產,至今全世界只有二十五處獲此殊榮。整個遺跡有一百多個建築物,有神殿、祭壇、皇宮、住宅、澡堂、監獄、瞭望塔、墓園和大片的梯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古蹟是──獻給偉大太陽神(Inti)的「拴日石」、「太陽神廟」和「三窗之屋」。馬丘比丘的建築物都是由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多邊形石塊堆疊而成,巧奪天工的鑲嵌技術,讓石塊與石塊之間完美精準的接合,縫隙間甚至連細針都無法穿入,而這些龐大、堅硬的石塊全靠人工搓磨、搬運,讓人不禁有鬼斧神工之嘆。印加文明並沒有文字流傳,當時的印加人如何搬運數量龐大,重達一、二十噸的巨石,至今是個謎;也使得馬丘比丘成為古印加帝國保存最完整,也最充滿謎樣色彩的遺跡。華納比丘(Huayna Picchu)意為「年輕的山巔」,是馬丘比丘旁邊一座陡峭的山峰,山上除了有精緻的「月亮神殿」,也是俯瞰整個馬丘比丘遺址的最佳地點。 前一篇文章 【世說新語經典名句】我曬書 下一篇文章 【賞心樂事】 日落與楓紅─觀景窗外的視覺鴉片 熱門新聞 01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2【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3【朗朗晴空】無住心者是佛心2025.07.2004【夏日輕旅】在藝術中遇見大自然2025.07.2005【Herstory97】創意工作者麗莎用幽默轉化人生2025.07.1906ESA新任務 從太空幫森林稱重量2025.07.2007醜卻重要物種 應打破保育偏見2025.07.2008【詩】星紅仙人球2025.07.2209特殊木製穹頂 改善海龜雌雄比例2025.07.1910【書市隨筆】《表裏京阪》日本雙城文化探索2025.07.2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植物禪】庭園有佛祖 【異國風情】舊金山的另一種懷舊風情【人間植物禪】 花在生活中【異國風情】 大索爾親身體會更能感受的美【人間植物禪】生死循環【異國風情】西藏之美美在濃厚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