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情花意】紅嘴綠鸚哥--菠菜

菲爾 |2009.03.17
2547觀看次
字級

「北方苦寒今未已,雪底菠棱如鐵甲。豈知吾蜀富冬蔬,霜葉露芽寒更茁。」此詩出自蘇東坡〈七言散聯〉,詩中的「菠棱」就是菠菜。

菠菜又叫飛龍菜、菠棱菜、赤根菜、鸚鵡萊、波斯草等,為藜科菠菜,菠菜有碧綠的莖葉,其葉片及嫩莖可供食用;其短根卻是紅紫色,所以才有赤根菜和鸚鵡萊之說。

菠菜原產地為伊朗,劉禹錫在《嘉佑錄》中說:「菠棱種自西國,有僧將其子來,云是頗陵國之種,訛為波棱耳。」又根據《唐書》及《唐會要》等史書記載,唐代貞觀二十一年(西元六四七年),尼泊羅(今尼泊爾境內)國王派遣使者入唐贈送菠棱菜等物,可見中國至遲在唐代已有菠菜的栽培。

菠菜美味,是許多人心目中的佳餚。民間跟菠菜有關的傳說,最著名的便是傳說乾隆皇帝在江南微服出遊時,在百姓家中吃到一道名為「金鑲白玉板,紅嘴綠鸚哥」的美味菜餚,回宮後還要御廚如法炮製。其實這道菜便是肥嫩的菠菜,加醬油和豆腐煮之,在江南,屬於家常小菜。皇帝吃多了山珍海味,來個清淡的素菜,自然覺得大有不同。

清代楊恩元詠菠菜的〈西江月〉詞:「嘴上紅飄一點,身上綠蔓千莖,鮮鮮寒俎薦波棱,味興晚菘同永。北地太平車載,南方小用籃盛。最滋血液說醫經,化驗發明新穎。」可說對菠菜觀察入微,把菠菜的生態特點和營養保健作用,描寫得非常貼切。

菠菜性涼,味甘、辛、溫;開胸膈、通腸胃、潤燥、補血止血,《食療本草》就說它能利五臟,通胃腸熱,解酒毒;《本草綱目》也說它能通血脈,止渴潤腸。此外,它也能滋陰平肝,助消化,主治高血壓、頭痛目眩等病症。

菠菜莖葉柔軟滑嫩、味美色鮮,也含有許多營養素,比如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K,蛋白質,以及鐵、鈣、磷等礦物質,最重要的是它含有極高的胡蘿蔔素,對身體非常有益。老祖宗們早就知道食用菠菜對人類有很多好處,因此古代阿拉伯人稱它為「菜中之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