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景氣差、工作不好找,考生想讀文學院的意願受影響,但近來國外掀起華文熱,不少文學院教授說,學生只要有想法、立定目標,培養第二專長語言,出路還是很多元。
各校文學院通常包括中文、歷史、哲學、台灣語文及華語文相關科系等。台大文學院院長葉國良表示,台大文學院共八系,包括中文、外文、歷史、哲學、人類、圖資、日文、戲劇等系所,彼此差異大。但不管念什麼科系,一定要有興趣及性向,例如中文系要讀的書,從現代到古典包羅萬象,一定要飽讀詩書。
擁有天分、興趣 適合念
那種人最適合念文學院?葉國良說,對自我期許高、有想法及藝術氣息,或對語文、文字特別有興趣及天分的學生,都很適合;全球化、國際性交流愈來愈多,中文系學生「外語也不能太差」,培養第二專長語言,時勢所趨。
中山大學中文系主任簡錦松分析,念中文系的學生通常分兩類,一種是有文學天分,像遺傳一樣,國文很好;另一種就是對文學很有興趣,但對數理一點也沒興趣的學生,或是有藝術感,喜歡古文詩詞的學生,都很適合。
可當記者、編劇 出路廣
念文學院的學生常擔心「畢業後要做什麼?」葉國良說,不少文學院的學生都會選擇深造或教書,也有人考高普考、當公務員,還有很多畢業生擔任作家、編輯、記者、編劇等文字、出版相關工作。
簡錦松說,文學院學生只要加強第二專長語言,就業不是難題。他舉例,南韓、日本、歐美等國,都掀起「華文熱」,中文系學生只要外語好,不管是日、韓、英語等,都能出國教華文,拓展就業市場。
輔修教育、傳播 跨領域
台師大歷史系主任陳豐祥表示,歷史是門跨領域學科,包含民族、政治、藝術等,且官方、民間有許多文獻資料供研究,學生只要培養實用性專長,輔修教育、傳播、企管學程,就能當老師、記者,甚至走新興的文化創意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