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日精月華--微物語 一九九七

陳義芝 |2009.03.13
427觀看次
字級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初,舞蹈家劉鳳學在台北國家劇院,首演第一一○號舞作《黑洞》,其意象予我山、海、星、雲、洞穴的聯想,我覺得她詮釋的是永生的命題。回到家我仍沉醉於鼓動之音、躍動之形,於是寫了一首同名的詩,登在十二月號《表演藝術》上,其中五行:

揚波九萬里,潮水─

向空中的雁借翅膀,

向輪迴的種籽借新芽,

向冰河借源頭,

向骨血借生殖的家……

在這之前,我看過多齣劉鳳學的舞作。她創立的新古典舞團,最能傳續唐舞華美、變化的精神。她本人也有唐人的雍容面相。看她的作品總令我不自覺想起角抵、參軍、代面,或是《破陣樂》、《蘭陵王》,如果說唐舞的特色融合了中原與少數民族舞蹈的精髓,則劉鳳學的舞,可以說發揚了中國古典並參酌了現代西方。《黑洞》若非具現代象徵性,不會啟發我寫出那首詩來。

第二年春天,我為《閱讀之旅》,與蔡秀女同訪劉鳳學談讀書。過不久,我收到她送我的一顆石頭,說是採自金沙江。是她親自撿拾的嗎?一個舞蹈家涉水於溪谷,漫步於灘岸,從千千萬萬平凡的卵石中,看中了這一顆赤白雙色、陰陽成形的奇石。她也許知我為蜀人之後,因而贈我。我不知如何謝她,只能珍藏這份藝術家的啟發。

石頭蘊含人類文明深義。且不說燧人氏取火、女媧氏補天的傳說,《西遊記》水濂洞、《紅樓夢》青埂峰都少不了一塊奇石。《晉書》記載,西海北山有赤白雙色的石頭,有人拿另兩塊石頭相對敲擊它,始則沁出水來,終則冒出大火。可見白石部分是水,紅石部分是火,水火合成,日精月華。舞蹈家發現這顆奇石,很像西海北山之石,十年來經我手摩娑,已現出水澤石韻。

據歐陽予倩整理的藝術史料,唐詩中有關音樂、舞蹈、服飾描寫者,不只一千首,〈白紵舞〉、〈前溪舞〉、〈綠腰舞〉的風采今世還能重建嗎?所謂的〈胡旋舞〉與波斯蘇菲密教的迴旋儀典,是同一根源嗎?許久沒看到劉鳳學老師了,愈加懷念她所開創的舞風,底蘊沉厚、規模壯闊,如〈黑洞〉一詩最後的詠歎:

廣袤的平野散去炊煙,剩一雙垂天之翼在命運中漂浮……。

(本專欄每周五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