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為推動環保葬法,台北縣市、桃園縣今年再度合辦「聯合海葬」,三縣市各二十個名額,預定五月初海葬。連任三年主祭的台北縣長周錫瑋說,先進國家都提倡海葬或樹葬等環保葬法,如同聖嚴法師開示「今天看到的軀體,其實不是我」,但教化卻活在每個人心中,葬禮氣氛不應悲悽陰暗,應是表達對家人心中最光明感性的一面。
北縣府民政局說,參加海葬者須將火化處理好,縣府可協助將骨灰研磨成粉,裝入如同植存用的的雙層環保袋(去年為骨灰盒)、袋中另放五色石以增加重量,等到在碼頭完成告別式,搭船送到外海定點,連同鮮花、環保袋一併拋入海中,家屬無需負擔任何費用。
另台北市政府自民國九十二年起積極推動樹葬,尤其在法鼓山聖嚴法師圓寂後,後事採取植存,樹灑葬等環保殯葬的詢問度大增,顯見民眾對於樹灑葬是尊重環保、也是「入土為安,回歸自然」的觀念愈趨認同。
台北縣政府則推行「植存」和「海葬」,「植存」地點位於台北縣金山鄉的法鼓山環保生命園區,同樣的在進行「植存」儀式前,家屬須將往生親人骨灰分成五小袋、放入環保的「安息盒」,帶到植存地點,一袋一袋地放入事先挖好洞穴,獻上鮮花、再覆上土石,即告完成。
台北市、縣市推動的樹葬、灑葬、植存、海葬等環保殯葬,均免收費。
高雄市海葬情形也愈來愈多,但每年向市府民政局殯葬管理所申請海葬的件數,至多仍只有二十多件。殯葬管理所所長陳台成說,其中以海軍艦艇退役的往生者居多。不過,兼營海葬的船舶業者透露,真正海葬的數字比殯葬所的統計多一倍以上。
高雄地區早年海葬雇船費用高達五萬元,近幾年來逐漸下調;由於景氣低迷,高雄港區的部分交通船兼營海葬,費用下殺到一萬元。兼營海葬的陳姓船東說,以往會海葬大多是往生者遺願,各種宗教都有,他載過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等的信徒;其中以藏傳佛教的典禮較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