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憂減壓 信仰力量大

人間社記者觀灝 |2009.03.10
1016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灝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最新研究指出,宗教信仰有助排除憂慮,使壓力減到最小;有信仰者比較能夠以平靜、祥和的心態,坦然面對挫折與困境。

多倫多大學史嘉堡校區的心理學副教授伊利基,將有信仰與無信仰者分成兩組,進行著名的認知控制實驗「史楚普效應」,受測者的大腦接通測量腦部活動的電極線,藉由曲線圖顯示其心理反應。

實驗結果顯示,有宗教信仰,或相信有神存在的人,遇到挫折時,其前扣帶腦皮質(簡稱ACC)受到的刺激較小,因此產生的挫折感較輕、較容易釋懷,也較少犯錯。

ACC是大腦的情感警示系統,當人犯錯或面臨緊急情況時,會發出訊號,例如需要集中注意力或控制自己的行為時,腦部的ACC會反應,並幫助調整或修正行為。

另外,透過宗教心理分析的方法,也可以幫助人們洞察心理問題,提高自我覺照,了解自心的能力,建立健康的內在環境,進而幫助解決心靈的困境。

《思想錄》作者、十七世紀法國思想家巴斯卡說:「信仰是神的恩賜;信奉上帝,獲益良多;理性使人認識自身處境的悲苦,變得更加堅強。」

美國杜克大學教授柯寧博士指出,根據研究顯示,參與宗教信仰組織,可減少憂鬱和焦慮,使人堅強,提升免疫功能,並提高生活品質,延長壽命。

宗教是教育,有美化人生、充實感情的功能,也可調和精神與物質世界的矛盾。宗教也強化人類應付問題的能力,在遭受危機、悲劇、焦慮時,可撫慰人們的心理,增加安全感,激發生活的信心和勇氣。

宗教信仰能增進人對生命意義與生活目的認知與實踐,經常置身宗教環境,感受寧靜喜樂的氣氛,可提升心中的善與美;在宗教儀式中,藉由祈禱、反省、懺悔、感恩與祝福獲得的信心與慰藉,有助紓解身心的緊張,增進心靈平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