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單位上班的朋友曾提起,她們單位採取彈性上班,有一天早上八點到辦公室,卻看到選擇九點上班的助理,她很訝異的問:「今天怎麼這麼早?」沒想到助理答覆:「我根本還沒回家。」還無奈地說:「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都快被我媽罵死了!」原來她的老師為了趕報告,常在家遙控,叫她一個人徹夜留在辦公室加班。她還說,其他助理也曾抱怨,他們的老師認為他們應該「隨傳隨到」,甚至半夜睡夢中還會被老師的電話吵醒。他們都怨嘆:「上班怎麼跟當學生差這麼多!」
現在工作難找,好友的小孩一畢業,就懷著滿腔熱血四處寄履歷,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讓她找到了,不到兩個月的功夫,她卻辭職不幹了,好奇地問她,她心有餘悸地說:「我發現工作內容有『欺騙別人』之嫌,讓我對這份工作充滿恐懼,只好當機立斷遞出辭呈。」
「社會新鮮人」就像一張白紙,未來的路還很長,是否對工作能夠付出熱誠、真誠;對自己的將來是否有信心;未來如何帶新人……等,其實跟他們的第一份工作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聽聞那麼多年輕人一出社會就受到不堪的對待,感到非常心疼。
幾天前無意間聽到一位旅行社的老闆娘T說:「現在大學畢業生薪資普遍只有兩萬元多一點,工作份量雜又重,本身的抗壓性又不夠,看起來很可憐,我有時候想到自己的小孩也將面臨就業,也將碰到相同的問題,我就忍不住會對這些社會新鮮人好一些、耐心些。」
聽到T如此說感到很欣慰,深深覺得,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應該秉著良知,指引員工││尤其是社會新鮮人,正確的方向,讓他們有正確的工作態度,擁有對工作的信心、熱忱,當他們碰到困難時,適時扶一把,像T就是站在新鮮人的立場思考,又能善待他們,實在值得我們學習。
(本專欄開放投稿,歡迎大家分享您在職場上的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