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會、慈濟、法鼓山、華梵 論壇採學者發表、高僧分享經驗模式
【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二十八日將登場,台灣佛教四大團體昨天在松山台北道場聚首,對論文發表流程進行討論,主持人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秘書長慈容法師表示,論壇原則上分為由學者發表的學術論文以及各國佛教領袖的發表型態。
台灣佛教界籌備工作持續緊鑼密鼓進行,昨天參與台灣分論壇議事的有國際佛光會、華梵文教基金會、法鼓山佛教基金會、佛教慈濟慈善基金會。
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發言人依空法師說,分論壇是今年論壇重點項目之一,因為台灣佛教界的代表性學術單位都有參與,所以議程規畫階段就流露「和諧世界」的氣氛,緊扣本屆主題。台灣分論壇議程三十一日將在佛光大學、華梵大學、法鼓山、慈濟板橋園區、金光明寺、佛光山台北道場共六地,分八個議題以八國語言(英、日、韓、泰、葡、西、德、法)加上中文同步進行,發表論文上百篇。
由於分論壇議程由各參與單位自行規畫,慈濟發言人何日生說,在論文發表之外,還計畫安排參訪慈濟人文志業中心等地。
法鼓山國際顧問劉益民也表示,希望論壇與會者也能認識環保生命園區。佛光大學也有安排參訪行程,展現佛光山人間佛教特色。
分論壇八個議題,包括:國際交流、宗派融和、心靈環保、慈善關懷、藝文事業、組織管理、弘法傳播,以及佛教現代性等議題,投稿都十分踴躍,儘管承辦單位審稿負擔極重,世界佛教論壇台灣地區執行長覺培法師仍呼籲,為免遺珠之憾,即使不符論文格式的文稿,都能在十日前向各單位完成投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