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噹!」上課鐘響,學生依序回座,像含苞待放的花兒,充滿希望,翹首等待講台上的春天,點化他學習的四季。
初任教職時,我是講台上的「夏天」,懷抱教育熱誠,眼神裡燃燒著愛。夏天是個熱情的大孩子,我也像個大孩子,和我的學生亦師亦友,學生很喜歡我這個大朋友,會對我甜甜的說:「我們是一國的。」熱情有餘,經驗不足,那年夏天送走這一批孩子時,我收到很多感動,也咀嚼著自己才了解的心虛。
秋天的葉子片片飄落著愁,簾捲秋風窸窣著愛的嘮叨,我是講台上的「秋天」,用詩人的浪漫情懷,師生知性的對話,我不再只做孩子的玩伴。雖然有時過多的作業、過多的要求、過度的求好心切,讓秋風秋雨平添講台上的秋意,還好有夏天未盡的熾熱,消融點點秋霜,讓師生來得及儲備過冬的能量。
我的教學經驗日漸豐富,卻開始對不同的學生還是會出現相同的問題有些不耐煩,低溫讓我不愛思考教學策略,冰寒讓我五官嚴肅,沒有慈愛,講台上一望無際的冬雪皚皚,師生相對寡語,好懷念那年夏天的熱情。
有一天,我看到學生和代課老師親切的互動,彷彿看到初任教職的我,代課老師與孩子短短的相處時間,來不及嘮叨、來不及管教,卻剛好來得及愛,我思索著教與愛的天平。
直到春陽融化了冰雪,我才體會呼呼狂吹的風兒真傻,只會讓旅人的大衣愈穿愈緊,溫暖的關心、創意的教學,才能讓學生智慧花開。
可是當我站上講台,我卻沒有看到講台上的春天,心中難掩失望。於是我走下無趣的講台親近學生,寫筆順時看看孩子的橫豎彎撇鉤;計算時幫孩子抓住跑掉的小數點;寫作文時幫孩子招呼一下靈感天使。孩子的疑惑被解答時,漾起春花般的笑靨,一片春暖花開。我知道,孩子們正與講台上的春天訴說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