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能源成真? 水煉油差一步 製瓦斯已成功

 |2009.02.19
80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一九九六年,美國科幻電影中的科學家成功從「水」中提煉出石油,十三年後的今天,這項超科技即將走出大銀幕。賓州州立大學材料工程學教授格蘭姆斯和他的同事,把水蒸氣和二氧化碳藉注入二氧化鈦奈米管,結果竟合成出俗稱「天然氣」的甲烷,距離提煉石油只差一步。

在他之前,其實已有科學家利用二氧化鈦奈米顆粒試圖提煉燃料,但效果不顯著,大家也認為該研究沒有任何價值。但格蘭姆斯經過無數次嘗試後發現,若在合成過程中加入氮氣,並在奈米管的表面加上銅和鉑的奈米顆粒,生成碳氫化合物的速度將比過去快了二十倍!

4人小團隊 搞定一切

格蘭姆斯帶領的研究團隊共有十二人,「從水提煉燃料」專案只占整個研究的一小部分,僅四人參與,和一般隊伍龐大的科研組織相比其實很袖珍。

在開始這項專案前,格蘭姆斯先發展出一種名叫「利用可見光分解水」的新技術,為「從水提煉燃料」專案提供基本操作技術。沒多久,格蘭姆斯就在「奈米快報」(Nano Letters Journal)上發文指出,只要藉由二氧化鈦奈米管陣列組成的薄膜,就可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

投入新物質 催化加速

二○○八年夏天,格蘭姆斯在賓州州立大學進行實驗。首先,他在鋼管內注入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接著用奈米管薄膜覆蓋住儀器的後端,再於容器頂部裝上石英窗戶使陽光能照到實驗物。隨後,他把這個封閉的儀器放在大太陽下。「當陽光照射在奈米管時,奈米管會釋放出高能量的物質,使得水分子分解成氫物質;而當二氧化碳被分解成氧氣、一氧化碳和氫氣後,它們就會與氫物質產生反應,形成甲烷和水。」

格蘭姆斯指出,當研究成功後,他們再用銅和鉑進行催化,結果合成速度加快二十倍!但由於鉑的價格昂貴,如何減少鉑的含量使催化效果不變,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格蘭姆斯對此只表示,由於目前催化劑的合成效率仍然很低,「我們還不具備拯救人類的能力。」但他表示樂觀,而且這項技術順便能為人類解決二氧化碳排放量過高的問題,「未來二氧化碳也許會變成一種資源能讓人應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