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生物》家燕

陳仕泓/文 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圖 |2009.02.18
2050觀看次
字級


東飛伯勞西飛燕

春天燕歸來


每年農曆年後,大批燕子從南方飛到台灣來繁殖,在黃昏時刻,牠們會集中到路口高處休息,也會在選擇的住家屋簷或屋頂上築巢。有趣的是,如果這戶人家少有人居住,或者少有人出入管理,燕子就不築巢,而會去尋找有人居住的家庭,可見燕子與人之間的關係相當密切。有首唐詩:「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充分表達出燕子的生活習性。

我們最常看到燕子是家燕,體長約十七公分,牠們最明顯的外觀特徵就是剪刀般的尾羽,以及胸口上方與喉嚨間紅褐色的羽毛。家燕常以高超的飛行技術以及團隊合作的模式,捕捉空中飛舞的小昆蟲,對人類來說,其實相當有幫助,因為可以抑制蚊蠅之類的昆蟲數量。

家燕的巢大概呈現碗狀,燕巢可以說是嘔心瀝血所闢建的愛心小屋,燕子爸爸和燕子媽媽要辛苦分泌唾液,跟泥巴混和成三百到五百顆的泥球才完成。築好的巢非常堅固,可以用上好幾年呢!厲害的是,從南方飛來的燕子,通常都會回到前一年原本的巢繼續繁殖下一代。

燕子父母養孩子要花很大的體力,因為每一隻燕子寶寶需要數萬隻蚊子才可以養大,而要養一窩四、五隻的燕寶寶,大概要捕捉數十萬隻蚊子才夠呢!黃昏的時候到關渡平原來看看,你可以發現成千成百燕子低飛,這時候的燕爸爸和燕媽媽,就是在張羅燕寶寶的晚餐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