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鎮高雄報導】膀胱輸尿管逆流(VUR)常造成經常性泌尿道感染,甚至急性腎孟腎炎、腎臟受傷結疤。若反覆發生感染,長期可能造成腎功能異常與腎性高血壓。醫師提醒,輸尿管逆流病患若無驗尿或進行腎臟超音波,經常被誤為感冒,建議進行內視鏡施打「填充物質」治療。
長庚高雄醫院兒童腎臟科醫師林志中表示,由於輸尿管逆流若未做進一步檢查,易誤為感冒,因此幼童若無呼吸道、消化道症狀而發高燒,則可能為輸尿管逆流。建議進一步到兒童腎臟科診治。
他說,治療尿路逆流有內科治療與外科介入治療。介入治療除傳統開刀外,還有目前醫界常用的內視鏡施打「填充物質」治療,優點是不須深度麻醉與住院,在門診操作即可。
林志中指出,自一九八一年起,內視鏡注射填充物質即已在人體進行。這二十年來,技術上已獲相當進展。另外,填充物質也有所演進,由早期鐵弗龍(Sting技術)、膠原蛋白,演變到使用玻尿酸。
玻尿酸生物相容性高,且也無膠原蛋白可能引起的過敏反應。醫界於前年七月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