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學生個人資料外洩事件頻傳,教育部因此要求各地方教育局立案的短期補習班,六月底前必須提報資料安全維護計畫,並申請執照通過,否則不能蒐集、處理及利用個人資料,違者最嚴重可能被撤銷許可或登記。
不少學生都有莫名其妙收到補習班招生資料的經驗,去年更發生參加基測的三十多萬名考生資料被承辦電腦處理作業廠商喊價出售,學生個人資料毫無保護,個人資料被當成商品販售。
因此,教育部訂定辦法,要求除語文科以外的立案補習班,應研擬「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明定個人資料使用範圍、使用權限及管理方式,並指定專人稽核資料、管理電腦設備,據以向主管機關申請執照並獲通過,並負起保密責任。
除了限制個人資料的使用範圍、權限外,補習班因故停止營業,也必須向主管機關提出所擁有的個人資料已銷毀或移轉等詳細資料及證明。
教育部社教司副司長熊宗樺表示,七月起會要求各縣市教育局督學,訪視各補習班是否有依法辦理,違反規定者,補習班負責人可視情節被處二萬到十萬元罰鍰,違規情節重大者,還可被撤銷許可或登記。
熊宗樺表示,此辦法只限向各地方教育單位申請且立案的補習班,以各類短期升學補習班為主,美髮美容等類的補習班不適用,圍棋等類的補習班如非向教育機關申請立案,也不適用。
有的升學補習班對教育部的做法,不願表示意見,只說補習班本來就被教育部管,教育部要求要怎麼做,業者也不能怎麼樣,「會按照規定」。但也有補習班很贊成,表示早就按照個資法規定取得資料,並列為保密資料,現在只不過再提出書面資料,認為一致規範會提高民眾對補習班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