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經典名句】 老驥伏櫪 志在千里

文心工作室 |2009.01.30
18561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王處仲(王敦)每酒後,輒詠「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唾壺邊盡缺。

──〈豪爽第十三〉

讀懂名句

王敦每逢喝酒之後,就一邊吟詠著曹操詩作:「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年老的千里馬只能趴在馬槽裡吃東西,志向卻仍在馳騁千里。壯士到了晚年,豪心壯志依然不減),一邊手拿著如意,敲打著痰盂,把壺口的邊緣都敲缺了。

名句故事

王敦在歷史上的評價頗有爭議。他是東晉建國的功臣之一,出身於北方高門琅琊王氏。他與堂弟王導皆是江左建國的重要人物,王導負責朝中輔政,王敦則負責在外領兵征伐,兩人的勢力足以左右天下大權。初期晉元帝積極籠絡他們,仰賴王氏兄弟協助安定局勢。但隨著偏安政局的逐漸穩定,加上王敦為人桀傲,皇帝對於王敦帶有重兵開始起了疑心,因此派官員牽制他。此舉也引來王敦的不滿,讓他有著「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感嘆。抱怨中央只會利用人,一旦臣子年老之後,就將他丟到一旁。因此每當王敦喝醉酒時,心裡的不滿就靠著酒意,慷慨悲歌,宣洩內心怨言。

激憤累積久了,再加上有心人士的煽動,王敦果真起兵造反。晉元帝因此憂憤過世,太子司馬紹繼位之後,王敦不僅想逼使朝廷投降,甚至還想篡位當王。當他積極部署之際,晉明帝大用賢才,收買人心,與大臣共商征討對策。隔年,王敦由於身染重病,無法主持大業,朝廷於是乘勝追擊,一邊詔赦之前參與造反的人,一邊率軍攻打王軍。王軍兵敗如山倒,王敦病情更加重,不久便撒手人寰。

新說名句

王敦抑鬱不得志所吟唱的詩,正是一代梟雄曹操所作之〈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章,也正是這首詩的高潮所在,因此歷來也有詩解家將此章獨立出來,命名為〈龜雖壽〉。整首詩云:「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以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曹操不愧為三國時代的領袖,積極進取的精神,在此詩中清晰可見。

曹操所言之「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氣勢豪邁、傲視千里的抱負,歷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唐代杜甫一生懷才不遇,更是時時記頌著這段名言。他於〈贈韋左丞丈濟〉中吟道:「老驥思千里,饑鷹待一呼」,這是委婉請求朋友協助謀職的干謁詩。杜甫於詩中自謙自己雖已不年輕,卻還如「老驥伏櫪,志在千里」,飢餓的老鷹就等待朝廷的呼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