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遠山含笑,春水綠波映小橋…。」這是四十六年前,風靡全台黃梅調「梁祝」的插曲,曾經讓四到六年級生廢寢忘食。今年正好是「梁祝」小提琴協奏曲首演滿半世紀,果陀劇場應台北市文化局邀約,推出全新「梁祝」黃梅調歌舞劇,力邀「永遠的梁兄哥」凌波與風華絕代的演員胡錦兩人同台,再現這齣經典愛情悲劇。

果陀劇場藝術總監梁志民表示,這是果陀首次嘗試古裝歌舞劇,他也著手改變橋段的編排,將以春、夏、秋、冬四季為主軸,重新演繹兩人相遇時的無邪、樓台會的互訴衷曲,以及英台哭墳的淒楚、化蝶時的深情、死亡、重生等片段。(記者邱麗玥攝)
果陀劇場和台北市立國樂團合作的全新黃梅戲歌樂劇「梁祝」四月九日起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上演。劇中並大量運用歌舞演員,扮演穿梭時空的仙子,見證兩人的愛情故事,再搭配國樂團六十人磅礡的現場演奏,希望讓老戲迷重溫當年感動,更讓年輕劇迷親身體會「梁祝」迷人的←古傳奇。劇中「銀心」由錦雯擔任、「四九」由唐從聖演出。
曾以黃梅調「郊道」參與歌唱比賽而獲冠軍的胡錦表示,現在年輕人參加歌唱比賽都不唱黃梅調,因為黃梅調被認為是婆婆媽媽看的戲、唱的歌,這次和果陀劇團合作,加入許多新元素,吸引年輕人進劇場看戲,據有著傳承的作用。
凌波表示,當年接演「梁祝」,內心沒有壓力,所以她是以真感情投入戲劇,演出自然生活化,並沒想過會因梁祝而走紅,她回想當時很多影迷一天看好幾場,只要看到梁兄哥死,觀眾便離席,有時戲迷沒空看戲時,還會到戲院門口表示歉意;胡錦指出,每次和凌波合作舞台劇,就很怕演到梁兄哥死了,台下觀眾會離席,幸好每次都讓她可以安心演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