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林肯用人哲學 聚集最優秀的人 以帶領美國擺脫金融海嘯 全球都在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雖然非裔美國人喜歡將歐巴馬視為金恩博士的衣缽傳人,歐巴馬真正的政治偶像卻是林肯,他認為林肯治國用人哲學的精髓,在於建立起一個「政敵團隊」(Team of Rivals),即聚集不同想法的人,甚至是與他有過激烈競爭的敵人,讓「全國最優秀的人,在我身邊」。
從歐巴馬的內閣人選看來,確實採用此一作風。他們現在要面臨的考驗,是如何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困境、擺脫金融海嘯衝擊。
網羅各領域人才
「政敵團隊」也是歐巴馬競選過程中念茲在茲的概念,不同於其他候選人只在求勝,歐巴馬在競選時已經在考慮如何治理這個國家。去年六月,「時代」雜誌的訪談中,歐巴馬就曾說到,「我要撒下大網,盡可能網羅各類人才」。
從後來宣布的名單中,可以看到,他不怕用極端聰明的人,像諾貝爾獎得主朱棣文;他也不怕用有爭議的人,如被迫辭職的前哈佛大學校長桑莫斯。
歐巴馬深知自己仍是政壇菜鳥,所以他的人事布局以「經歷」為重。他會用敵對政黨的人,像留任國防部長蓋茲;他更敢用以前的敵人,譬如為民主黨提名、曾經爭得你死我活的希拉蕊‧柯林頓;另一個勁敵拜登,在初選中批評歐巴馬沒有經驗,歐巴馬同樣不計前嫌,邀請他當副手。
務實派中間路線
從歐巴馬的布局,不難看出他有意走「中間偏右」路線,他的閣員不見得是「意識形態同路人」,而是務實派。可以想見,歐巴馬的內閣不會像布希政府第一任內,都是志趣相投的顧問,一團和氣,而是個個有來頭、彼此會爭論不休的「A咖」。
但林肯的經驗不是沒有瑕疵的,他的國務卿希瓦德,原本野心勃勃要爭取提名,敗給林肯後,被邀請入閣,可是仍然以「閣揆」自居;另一位財政部長蔡斯也是林肯的競爭對手,被延攬入閣後,同樣眼高於頂。
財經團隊受好評
無可諱言,歐巴馬提名的重要官員也發生幾樁「突槌」事件。如財政部長蓋特納、商務部長李察遜及中情局長潘內達。潘尼達是因為毫無情報背景而遭到批評;蓋特納是被爆漏稅;而被華裔控訴處理李文和案不公的李察遜,則因涉訟主動撤回提名。
從歐巴馬的人事布局來看,從財經團隊到國安團隊的遴選目前都頗受好評。歐巴馬雖無個人班底,只要用對了人,不難彌補這方面的缺陷。
不過,也有人擔心目前歐巴馬的財經團隊並沒有辦法掌握方向,使用錯誤的手段,將會掉入另一個金融經濟陷坑,其中財經團隊的主帥桑莫斯,以及財政部長蓋特納最令外界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