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小撇步】 切錯了蘋果──創意的源頭

姚儀敏 |2009.01.16
1300觀看次
字級

美國佛羅里達州有位窮畫家律薄曼,一次在繪圖時找不到橡皮擦,他索性用薄鐵片把所剩無幾的橡皮擦包在鉛筆末端來用,這個專利後來替他賺了五十五萬美元。 商業上的創意可以讓人致富,在寫作時,創造力更是重要的因素。

但是一般人哪來新穎、獨特或前所未見的想法?簡單地說,讓自己的思想無限制的發揮甚至犯錯,就可能有新發現。

特舉以下文章,或可體悟這個道理,原文大概是說作者的兒子向她報告在幼稚園裡學會了新東西,他想在媽媽面前「秀」一下。

經媽媽的允許,孩子打開了抽屜,拿出一把刀,又從冰箱取出一顆蘋果,然後跟媽媽說:「我要讓妳看看裡面有什麼?」

媽雖然知道蘋果裡有什麼,還是讓他繼續做實驗,孩子說著,卻把蘋果橫著放,攔腰切下去,一切兩半。

媽媽提醒他切錯了,正確切法應該是從頂部切到底部窩凹處。孩子則把切好的蘋果伸到她面前說:「看哪!裡頭有顆星星……」

真的,從橫切面看,蘋果核真的顯示出一個清晰的五角星狀。這位媽媽和大部分人一樣,以前不知道吃過多少蘋果,總是用規規矩矩的切法把它們一切兩半,從未想過還有什麼隱藏的圖案在裡頭。

在那一天,她的孩子徹底改變了固執的她。

這篇文章讓人想到,不論是誰,第一次切錯蘋果,大概是出於好奇或疏忽所致,然而深藏其中不為人知的驚奇,讓我們了解到「錯誤」可能成為「新發現」,不按牌理出牌,不經意的想法,具有巨大的魅力,讓你在不經意間解決了很多問題。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或放過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就算它再無厘頭,都有可能是創意的源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