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李歐梵(右)的協助下,李子玉任何不快總是先跟丈夫說,再和朋友傾吐,心裡沒有積壓的情緒。
圖/李歐梵提供
「人是不孤獨的,也不應該孤獨」,成功幫另一半找回春天的李歐梵認為,照顧病人,除了三心─愛心、耐心和同情心之外,還需要了解並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礙!
七年前,哈佛大學教授李歐梵與才女李子玉在香港結婚,這是一件轟動港台文壇的大喜事,兩個人來往的情書曾轟動一時,真如梁實秋所形容的,黃昏之戀就像老房子著火,燒得熾旺。
付出愈多愈富足
婚後每天起個大早,李子玉細細為丈夫煮早餐。丈夫不止一次告訴她:「老婆,妳知道嗎?吃妳煮的早餐,是我一天中最大的享受,也是最美好的時辰。」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聽著這番讚語,做妻子的何曾覺得買菜煮飯的辛苦呢?工作以閒暇的心情來做,就一點也不感到疲累,而是一種享受。
李歐梵說,愛情這東西正如快樂一樣,自始至終一直藏於每個人的心裡。用不著到外面苦苦尋覓,只要好好過日子,多留意身邊的人與事,欣賞別人的優點,壞事發生了,換個角度去看事物,將會察覺到原來壞事的本質,反而會告訴你很多做人處事的道理。
「多付出愛心給別人,別人快樂了,自己會更快樂。愛是無窮無盡的,付出得愈多,感到愈富足。」他告訴子玉:「精神富足的人,會是個不快樂的人嗎?」
只可惜,婚後第二年,沉醉在幸福中的李子玉第四度被藍色憂鬱纏上身,共組的小家庭頓時矇上淚水,此後,李歐梵盡全力照顧妻子,兩年內衣不解帶,「心灰意冷、心情沮喪,一般人往往以為這沒有什麼了不起,過一陣子心情就會好了,其實大錯特錯。」李歐梵首先施出「絕招」,帶她從芝加哥返回香港││她成長的地方,重新建立生活的基本模式,並且持之以恆地做下去。
他說,照顧身心有恙的基本原則就是要有耐心。在他的「央求」下,李子玉開始和他到健身房去作踩踏板運動,每天至少一小時。李歐梵故意選在妻子心情最差的黃昏,逼她隨自己出門,拚命運動,大汗淋漓之後,至少血脈疏通了,回來吃晚餐時才有少許心情煮飯進餐。
廣交朋友,盡情傾訴
兩人都是急脾氣,外出逛街或乘地鐵時,李子玉急得箭步而飛,李歐梵在後面跟不上,常常用廣東話大叫:「勿急!勿急!」有時還加上一個義大利文的音樂名詞「adagio」││慢板。上街一向手牽手,原先是怕她摔跤,現在是拉她慢走,但兩人不知不覺間也更合拍了,在日常生活中更是如此。就因為香港的生活節奏太快了,兩人決定慢跑緩步,跑習慣了,若一天不做,像缺少了什麼似的。
「當我情緒不太低落的時候,我愛在河畔跑步。那時我家住沙田的城門河附近,沿著河畔慢跑,讓汗水與淚水混成一氣,回家洗個冷水澡。」李子玉提到,原本積結胸口的鬱結一掃而空,這要感謝丈夫逼著她持之以恆。
在李歐梵勸慰下,李子玉也廣結朋友,成了個「透明人」,任何不快總是先跟丈夫說,後和朋友傾吐,心裡沒有積壓的情緒。「在每天日落之前,把怒氣去除,不要含著怒氣睡覺。」想來就是這樣的意思。
「原來心境的寧靜是可以自己調教的,心情亂成一團,像千百條絲線纏在一起,許多無端的思緒、愁緒接踵而來,令人感到絕望,似乎大難將要臨頭。其實這種亂成一團的感覺其來有自,最主要的原因是思覺失調。」李子玉表示。
討論起夫婦相處之道時,李子玉說:「說來奇怪,跟歐梵結婚八年了,我倆之間沒有任何積存的怒氣,大概是他坦白的性格影響了我,他會直接表達對我的不滿,我知道後也懂得反省。他的批評對我真的做到有則改過、無則加勉的作用。夫婦相處之道貴在真誠坦白,他以誠待我,我能不以真實的感覺回報他嗎?我們雖偶然持有相反意見,最終總可以和平共存。」心平氣和的生活著,憂鬱再不沾上身來了。
享受生活,精神富足
成功幫另一半找回春天的李歐梵認為,照顧病人,除了三心─愛心、耐心和同情心之外,還要了解並消除自己的心理障礙。「我脾氣暴躁,又不能發在她身上,曾經有一晚衝到浴室中對牆撞頭,害子玉趕快跑來安撫我。」
有了前車之鑑,兩人找到調劑身心的良方,心煩發脾氣時,妻子摸摸丈夫的臉,甜甜一笑,不說一句話。兩人安靜的打開唱機,聽聽莫扎特或巴哈,急躁的脾氣頓然消失,為日常生活定了一個溫馨又適意的基調。
在這個世界上,人是不孤獨的,也不應該孤獨。李歐梵說,憂鬱的另一半需要悉心照顧,而照顧病人的親人也要被照顧,最好是組織或參加所謂「支持小組」(support group),與有類似經驗的人互相交流,分享心得,也互相支持。
「絕不要隱瞞身心的失衡狀態,應向親友們公開,後來我還鼓勵子玉向所有願意聆聽的人講自己的親身經驗,反而交到不少新的知心朋友。」李歐梵認為,既然打開心房,別人也受到感染,不自覺也說出自己的心事或秘密,一個友情的網絡因此逐漸形成,是這幾年來的一大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