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失智老人的棄養,已成為嚴重社會問題。根據流行病學推估,全國約有十萬失智症老人,其中在照護機構安養的可能有二萬名,但僅一成老人失智症病患被診斷出來。而失智症老人家屬,多無法對其妥善照顧,導致回診率極低。
衛生署委託的研究發現,安養與養護中心有超過四成住民可能罹患失智症,護理之家則超過六成。依機構人口計算,全台長照機構中,應有二萬名失智老人。
內政部統計,九十四年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的失智老人,僅一萬七千七百八十七人,亦即僅一成老人失智症病患被診斷出;不僅家人不清楚,連醫護人員恐怕也難分辨一般老化與失智症的差異。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醫師徐文俊表示,失智老人棄養嚴重,許多子女將失智父母如小狗般棄養;願意照顧的子女又常怕老人走失,整天將老人關在家,問題隱藏社區每個角落。
根據國內醫療研究資料顯示,國內超過六十五歲人口失智症盛行率,保守估計為百分之一點九至百分之四點四。
依九十四年九月底老年人口二百一十九萬人計算,台灣至少應有四至九萬人罹患失智症。學界更估計國內至少有十萬失智老人。
而即便診斷出老人失智症,未必代表病患可得到適合醫療照顧;由於失智症藥物昂貴,動輒一顆五十元,給付嚴格。根據健保局統計,一年約給付五千位老人使用失智症藥物。
徐文俊說,失智老人回診率很低,因病患本身無自主能力就醫,一旦家人不願照顧,或礙於面子不願帶其外出,失智老人只能靜待死亡。
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社工室主任陳俊佑表示,流行病學的推估人數,與醫療版圖上實際可見的失智老人嚴重失衡,顯示許多失智症患者被隱藏於社區,無法接受適當治療。有失智症相關疑問,可聯絡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諮詢電話(○二)二三三二○九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