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耶誕節將至,林太乙陪著八十歲的老父親林語堂逛百貨公司。這裡擠滿了採購禮品的大人和小孩,每人臉上洋溢著歡欣。老作家的眼眸充滿了各式各樣晶光燦爛的飾品,耳中洋溢著令人開懷的樂聲,手裡捧起了一串串鍊子,竟然泣不成聲!
面對店員的狐疑,女兒心中百感交集,她只想說:「如果你讀過他的書,知道他多麼熱愛生命,你就知道他為什麼掉眼淚了。」林語堂確實熱愛人生,享受天倫,他在〈論老年──人生自然的節奏〉裡說:「我算是有造化的,這些孩子孝順而親愛,誰都聰明解事,善盡職責。孫兒,侄子,侄女,可以說是兒孫繞膝了……我們一生的作為,會留在身後。世人的毀譽,不啻風馬牛,也毫不相干了。」
談到快樂,林語堂從未陷入抽象的議論,倘若每個人分析一下自己一生中,什麼時候得到真正的快樂,我們會發現,口渴時的一泓清泉、安樂椅上的高談闊論、滯悶的午後,天邊湧起的烏雲……當我們聽著孩子們天真的童言童語,看著他們胖胖的小腿兒,我們總能分辨身旁的親人何時微笑,何時搖著頭笑,何時開懷大笑。就是這些愛和歡樂,讓我們明白,原來塵世是唯一的天堂,眼前「這個寶貴的人生,竟美到不可以言喻!」所以作家林語堂常在笑中感受快樂,也願在笑中改造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