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布達拉宮(世界遺產編號180) 1994列入名錄
布達拉宮,是西藏首府拉薩的地標,座落在海拔三千八百公尺高的普陀山上,是世界上最高,也是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被稱作「世界屋脊的明珠」。
西元七世紀,藏王松贊干布定都拉薩,於西元六一九至六五○年間創建布達拉宮,梵語「布達拉」為「佛教聖地」之意,它不僅是西藏政治、文化的中心,也是西藏的精神象徵,是藏傳佛教莊嚴華美藝術的極致。
布達拉宮是宮殿依山勢而建,蜿蜒直至山頂,層層疊疊的殿宇樓閣,宛若天上宮闕,氣勢宏偉,令人讚嘆。
主樓高一一七公尺,東西長三六○公尺,南北寬一四○公尺,建築面積約十三萬平方公尺,房屋近萬間,全部為木石結構,被譽為世界十大土木建築之一。
布達拉宮從外觀看有十三層,實際只有九層,下方的四層是由岩石向上砌築的地←牆,作為支撐;主體建築由三部分組成,紅宮居中,東連白宮,西接扎廈,三者相互貫通,渾然一體。
白宮因外牆為白色而得名,它是達賴喇嘛生活、起居的場所,共有七層,最頂層是達賴的寢宮「日光殿」。
紅宮位於布達拉宮的中央位置,主要的建築是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共有五座,分別是五世、七世、八世、九世和十三世。紅宮的屋頂平台上布滿各靈塔殿的金頂,鎏金銅瓦,金光燦燦,非常耀眼。
扎廈位於紅宮西側,是布達拉宮喇嘛們的居所,最多時居住僧眾多達二萬五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