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期待下一個李安

 |2006.03.08
642觀看次
字級

在一片看好聲中,李安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成為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影人。李安得獎時不忘關心兩岸三地,還用華語致謝詞,讓同胞與有榮焉,全球華人歡騰,禁演「斷背山」的中國大陸影界也衷心致敬。台灣是李安生長和邁向巔峰的出發地,更是同享榮耀,媒體報導巨細靡遺,朝野領袖同聲申賀。

總統府透過賀電推崇李安導演是「台灣之光」,國民黨前主席連戰、現任主席馬英九則分別稱許他是「所有中國人之光」、「全亞洲之光」。

然而在李安照亮寰宇的耀眼光芒底下,瞻顧國內電影工業日漸沒落的現況,不禁讓人對台灣影壇的前途深感憂心。

電影是綜合藝術,必須集合文學、編導、美術、音樂、燈光布景以及管理等人才團隊合力製作,耗費龐大,唯有電影工業重鎮好萊塢的大成本才足以支撐一個導演的大夢想。好萊塢每年製作上千部各類型影片,大公司平均生產一部電影需要投入六千萬美元,吸引無數電影從業人員前仆後繼,為全世界提供影像的視覺娛樂。台灣才兩千多萬人口的市場,難以支持如此高成本的製片預算。

但是,小成本電影也並非完全沒有發展空間。在六、七十年代,台灣電影成功打入東南亞等海外市場,卡司只要掛上名導演、大明星,片商就捧著現金競相搶訂。由於有觀眾、有市場,當時省產國片曾經出現小康局面,不但有國民黨經營的中影文化城、省政府台灣電影製片廠、國防部中國電影製片廠等較大型的製作基地,民營的攝影棚也經常滿檔,拍片量多,班底自然形成,影業繁榮,影人滿街走。

再以李安這次的「斷背山」為例,是獨立製片公司出品,只花了一千三百萬美元拍片成本,卻囊括威尼斯影展金獅獎、金衛星獎、金球獎、英國奧斯卡、美國獨立精神獎和波士頓、舊金山、紐約影評人獎等八個重要影展最佳影片獎,以及奧斯卡等八個影展的最佳導演獎,氣勢如虹,票房累積超過七千五百萬美元,直追五年前拍出的「臥虎藏龍」,「臥」片在美國席捲一億二千多萬美金票房,全球票房高達二億美元。

搭上奧斯卡列車是電影人夢寐以求,今年參加奧斯卡各獎項提名的共有三百一十一部影片,入圍不易,脫穎而出贏得最佳項目更難。被史蒂芬史匹柏尊稱為「電影的莎士比亞」的日本大導演黑澤明曾獲兩座最佳外語片、一座終身成就獎,影壇地位崇高,但始終與最佳導演小金人無緣。李安的藝術深度、人文情懷、電影美學已經確立大師地位,而他勇於創新突破、追求雅俗共賞的努力,更是電影工作者借鏡的楷模。

電影有市場才有人投資,才有拍出好電影的可能。中國「英雄」一片的豪華場景與製作,吸引大陸觀眾回到電影院,「無極」才敢投資三億人民幣。台灣電影市場有限,國片占有率又低到百分之一。二○○三年,國片總票房才一千二百萬元新台幣,二○○四年雖然成長四倍多,也只有五千五百萬元,如此貧瘠的土壤,怎能期待燦爛盛開的花朵?期待下一個李安,國片必須吸引觀眾和投資人進場,拍好電影永遠是最根本的硬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