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媽慶於一九五一年出生在鹿港北頭的漁村,十四歲國小畢業後,因體力無法負荷討海艱苦,乃拜王錦宣為師,開始學習刻花、神像、神轎雕刻,藝成後參廟宇之興建與修護,奠定傳統根基。
慶港的木雕傳承自大陸泉州派,以細膩風格見長,在花鳥蟲魚及典故人物的刻畫上,栩栩如生;與苗栗三義木雕的豪放粗獷,相互輝映,各具擅場,是台灣兩個木雕重鎮,皆是名家輩出。
為生計問題,黃媽慶早期從事觀音中堂、公媽龕等商業作品。但因熱愛藝術創作,對於商業性的工作感到乏味,毅然轉向圓雕、鏤雕等藝術路線發展,希望用一生的創作,實現他執著木雕憧憬。
黃媽慶木雕特色,在於保持原木樸實無華之本質,他題材多從大自然著手,或許是因為生活環境使然,討海、田園都成為創作的題材,流露其熱愛大地萬物之本性,呈現藝術家潤細膩的風格。近期作品則多關注於生態,以雕琢各種瀕臨絕種的生物。他認為,在這些動物逐漸消失前,至少要以木雕為牠們留下紀錄。
從本月一日起至二月二十二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展出「生耕致富-黃媽慶木雕展」,歡迎大家親身體驗木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