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耕致富-黃媽慶木雕展

文/林禕庭 |2009.01.04
719觀看次
字級

黃媽慶於一九五一年出生在鹿港北頭的漁村,十四歲國小畢業後,因體力無法負荷討海艱苦,乃拜王錦宣為師,開始學習刻花、神像、神轎雕刻,藝成後參廟宇之興建與修護,奠定傳統根基。

慶港的木雕傳承自大陸泉州派,以細膩風格見長,在花鳥蟲魚及典故人物的刻畫上,栩栩如生;與苗栗三義木雕的豪放粗獷,相互輝映,各具擅場,是台灣兩個木雕重鎮,皆是名家輩出。

為生計問題,黃媽慶早期從事觀音中堂、公媽龕等商業作品。但因熱愛藝術創作,對於商業性的工作感到乏味,毅然轉向圓雕、鏤雕等藝術路線發展,希望用一生的創作,實現他執著木雕憧憬。

黃媽慶木雕特色,在於保持原木樸實無華之本質,他題材多從大自然著手,或許是因為生活環境使然,討海、田園都成為創作的題材,流露其熱愛大地萬物之本性,呈現藝術家潤細膩的風格。近期作品則多關注於生態,以雕琢各種瀕臨絕種的生物。他認為,在這些動物逐漸消失前,至少要以木雕為牠們留下紀錄。

從本月一日起至二月二十二日,在佛光緣美術館彰化館展出「生耕致富-黃媽慶木雕展」,歡迎大家親身體驗木雕之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