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籌莫展」,也作「莫展一籌」,是束手無策、一點計策也施展不出來的意思;「籌」,指「計劃」或「策略」,而不是「憂愁」,所以當我們無計可施,面對問題毫無辦法時,雖然困境使人煩惱,卻不可以寫成「一愁莫展」。如:
「公司的營運狀況欠佳,使他坐困愁城,『一籌莫展』。」
「並不是我不幫你渡過難關,而是我自己也面臨『一籌莫展』的窘境」。
這個成語出於《宋史‧蔡幼學傳》:「寧宗即位,詔求直言,幼學奏:九重深拱,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當時所謂的「一籌不吐」,是指不見有人提供一點計策,後來就演變而為「一籌莫展」,比喻毫無辦法。
相近的成語如:計無所出、手足無措、束手待斃、束手就擒等,但是少用這些負面的語詞,盡量多多使用反義詞:勝券在握、胸有成竹、大展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