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Deco把房子轉化成溫馨的「家」,可以更有你的個人風格。
台灣住家,習慣把大部分預算放在硬體裝修上,反觀國外,空間卻總充滿著個人特質。為什麼呢?就是硬體簡單化,軟體個性化,捨棄常見的制式裝潢,儘量壓低裝修上的預算。比如,地板鋪的是跟童年老家一模一樣的水泥地;整間屋內都不釘天花板,直接露出建築的原有天花與樑柱,電線則走明線……。節省下來的預算就挪到家具上。
設計師王鎮說,地板的水泥地面,可自己隨性地玩,局部地在水泥地板用一些彈珠鑲嵌出圖案。水泥地板不但價廉、變化多端,而且樸拙的色彩與質地更可襯托家具的特色。「色彩是營造氣氛最簡單的方式,只可惜台灣大部分的設計師用色仍比較保守。」王鎮在自己住家的三個房間各自用了不同顏色:臥房漆紫色、書房漆橘色、廚房則貼上藍色的馬賽克,每種顏色就代表一個空間。當打開房門的那瞬間,色彩的刺激能讓人產生一股驚喜,當關上房門時,房內的顏色則透過門片的水紋玻璃來呈現。
大量的原木和紅磚牆,則可營造鄉村風格,呈現一種浪漫的異國情調,材質運用的特點是「就地取材」。譬如,台灣排灣族的原住民有石板屋,這是因為台東山區就出產這樣的建材。歐洲地中海國家的鄉村風格常見到陶磚、陶瓦與原石,也都是取自當地的環境。此外,粗獷的實木與天然的卵石也是鄉村風格空間裡面常見的元素。

把客餐廳變成一個開放空間,以便容納一張長達三米的實木大桌,這也是鄉村風格的要素。長桌在朋友聚會中非常好用,同時坐十來個人都沒問題,木工的師傅做出來的極品,整個桌子看不到一個釘子。
很多愛書的人到王鎮家看到客廳那道長五公尺的書櫃都羨慕不已,除了放書,還成為不少旅行戰利品的棲身處。客廳的家具,用了各式各樣的布料。窗前的藍色絨布長沙發,打釘釦的設計讓它有點法式樣的感覺,豹紋蛋頭的茶几完全沒有尖角的造型在使用上相當方便,可以在上面打坐,也可以當做擱腳椅。若要喝咖啡的話,上方擺個托盤就行了。
客廳磚牆前方擺的是來自印度的一個古董椅,由很多鐵跟實木組成,沉重到必須由四個壯漢才能抬得動。地板上鋪的是一塊土耳其地毯。餐廳的紅磚牆前方則有個大餐櫃是時間、品味、旅程的累積,加上隨性、自由,與一點小小的貪心吧!
王鎮的家,還有個用整個牆面當做馬賽克拼貼畫布的個性化浴室,將拼貼出的構圖延伸到整個牆面。這是以前一位曾在一起工作的朋支跟他一起玩出來的效果。
轉化成溫馨住家
留較多的預算在家具跟家飾的採購上,你的「家」才會比較有人的味道跟溫馨的感覺。否則,回家跟住旅館又有什麼兩樣呢?
王鎮說,裝飾要帶感性。所以,人這個因素在空間的布置就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屋內每樣東西都帶有個人的回憶與情感。
應用馬賽克小瓷磚
如何在自家用馬賽克玩出空間效果?如果應用的面積並不大,可以輕鬆DIY!只要備齊以下材料與工具即可:一條矽膠(黏著劑)、平口鉗、白色水泥與海綿。於馬賽克背後抹上矽膠,用平口鉗安排好你想要黏貼的構圖,再抹上白色水泥補縫。最後,用海綿擦拭縫隙裡多餘的水泥,這就完成一個自己輕鬆上手的圖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