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5力」對抗失業潮 縮短產學落差 讓年輕人擁有第一份工作經驗
【本報金門訊】為期兩天的全國大學校長會議昨天閉幕,由於青年失業情況嚴重,昨天在金門擎天廳閉幕式上,全國一百五十五所大學、技專校院校長簽署五項共同宣言,強調要加強學生的就業力。
五項共同宣言指出,大學要「培育大學生擁有改變未來的智能、增進大學生具有普世價值的人格」,並培養學生的道德力、創新力、自學力、宏觀力與就業力。
台大校長、國立大學校院協會理事長李嗣涔代表一百多所大學校長宣讀宣言時表示,在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下,時代掀起了二十一世紀以來前所未有的失業浪潮。如何快速解決當前的經濟危機,擁有全國最優秀人才的高等學府,誠責無旁貸。
李嗣涔說,宣言包括道德力、創新力、自學力及宏觀力,都是學校已經在做的,但因為最近失業嚴重,大家都很關切,新增就業力這一項,各大學都要力抗青年失業率,鼓勵學生探索生涯,並建立企業回饋平台與未來能力指標,縮短產學落差。
文化大學校長、私立大學校院協進會理事長李天任表示,學校可以努力加強學生就業力,但整體經濟不好,根本沒工作,這不是大學可以著力的,要靠經濟部想想辦法。
教育部長鄭瑞城表示,簽署宣言容易,但關鍵在於如何落實大學日常生活。他前天即表示,不排除再釋出短期就業職缺,至少讓年輕人擁有第一份工作經驗。
政務委員曾志朗指出,搶救青年失業是跨部會的工作,最近行政院也積極研礙相關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