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大腸直腸癌症今年竄升為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昨天成立「腸腸久久」病友會,邀病友分享抗癌經驗。
昨天二百多名病友齊聚,患者之一、五十歲的徐國卿從事房地產業,從小就腸胃不好,有腸躁症傾向。家族無癌症病史的他,今年四月健康檢查突然發現罹大腸癌第三期並轉移至淋巴,六月手術切除約二十至三十公分的升結腸。徐國卿樂觀抗癌,目前進行化療。
升結腸位於右下腹與盲腸相接,是大腸的一部分,沿腹腔右側上升,至肝尖下方。
徐國卿說,術後原本節制飲食,「這個不敢吃、那個不能吃」,他開刀前體重八十公斤,術後卻面黃肌瘦體重下降至七十四公斤,就像一個癌末病人,他心態一轉,不再把自己當癌症患者,正常飲食,「除了戒酒,我和一般人飲食無異,吃香喝辣,麻辣鍋也不忌口」,體重上升十公斤,氣色轉好。
即使現在正接受化療,他鮮少感覺不適,「只有體力變差一點,減少熬夜;偶爾手腳會麻,噁心嘔吐」,徐國卿一點都不像癌症患者。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自諒說,近百分之八十患者罹患大腸癌原因不明,百分之十五是家族性遺傳,中國附醫目前有一名年紀最輕僅二十四歲就罹患大腸癌的患者,是家族性遺傳有大腸瘜肉症,血便檢查發現罹癌。
中國附醫外科病房主任丁文謙指出,目前罹患大腸癌一期發現,五年存活率達百分之九十五、二期約百分之八十五、三期約百分之七十,患者只要定期追蹤檢查,多能控制病情。
陳自諒、丁文謙都表示,多吃蔬菜能預防大腸癌的說法,至今尚未被醫學證實。提醒多注意自己的排便習慣,養成每兩至三年自費健康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