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天冷手腳容易冰冷。醫師提醒愈冷愈要動,才會產生熱量;也可選用老薑熬湯、桂圓茶或桂枝湯等,促進血液循環,慢性病高血壓病患進補時,小心補的過於溫熱會影響病情控制。
冬天許多人即使衣服包得緊緊的,戴上手套穿上雪靴,手腳還是冷冰冰。中醫師陳顯東解釋,人體會產生熱量,百分之七十來自身體骨骼肌收縮,收縮能力愈好,產熱效果愈好,因此,平常有運動或做體操,骨骼肌收縮能力會比較好,而少動者,當四肢末稍血流到達愈少的地方,手腳自然愈冰冷,但體質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潮宗表示,會四肢冰冷,一般與人體血液循環不良有關,這時候利用薑、紅糖等湯方,對於促進血液循環和暖身很有幫助,另外十全大補湯、人蔘湯也都是促進血液循環驅寒的湯品。
中醫師表示,要讓血液循環好,也可利用五種中藥材,包括桂枝、白杓、甘草、生薑、紅棗等煮成「桂枝湯」,也可將四物湯與四君子湯搭配成八珍湯飲用,效果也都不錯。
不過醫師提醒,如果本身患有高血壓、胃炎、慢性病等,或平常有吃抗凝血藥者,不適合自行服用溫熱補品,最好諮詢中醫師,否則過於溫熱,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