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融合病毒」引發兩歲以下幼兒感染 家長罹病 應避免親吻年幼子女
【本報台中訊】秋冬是呼吸道融合病毒好發季節,從十一月到隔年三月達尖峰後,才會慢慢減少。小兒科門診最近發現有因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嚴重支氣管肺炎的患者,且都在兩歲以下。醫師提醒家長如遭感染,照顧嬰幼兒時,應避免親吻及飛沫傳染的途徑,才能防孩子被傳染。
童綜合醫院小兒科醫師高佳慧說,寒流一波波來襲,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病例,明顯增加二成,其中有五例都是幾個月大的嬰幼兒,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引起的嚴重支氣管炎、肺炎,造成呼吸窘迫。
其中有一對兩個月大的龍鳳胎,由輕微咳嗽、流鼻水,快速演變成呼吸急迫、活動力減退、不斷吐奶、還有鼻翼搧動等症狀。經過五天的呼吸照護與治療後,小雙胞胎兄妹病情才獲得改善。
高佳慧說,呼吸道融合病毒,會造成呼吸道上皮細胞擴大、融合在一起,因此,稱為「呼吸道融合病毒」。病毒潛伏期約二到四天,以兩歲嬰幼兒最常見,而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先天及後天免疫不全的小孩,是高危險群,家長要特別留意。
老人防感染肺炎
【本報台中訊】台中慈濟醫院最近出現多個氣喘與肺炎鏈球菌病例,醫師呼籲氣侯變化多端,氣管擴張噴劑無效、感冒超過一周不癒,就要掛門診,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小兒科醫師李敏駿說,過敏體質引發的小兒氣喘,有時在冬季一發作就很嚴重,家長絲毫大意不得。
中醫部主任陳建仲表示,預防氣喘發作,冬季應做好禦寒保暖,避免感冒,適當運動可增強抵抗力,如散步、打太極拳、跑步、氣功等,而進行游泳、跑步等較劇烈活動前,務必要先熱身。
胸腔內科醫師黃軒說,肺炎主要原因就是感染鏈球菌,沒及時治療,嚴重時就可能變成肺炎鏈球菌,老人因為抵抗力較差,死亡率更高,如果提早就醫,約吃藥一周就可治癒。
氣喘首重保養和預防
【本報台南訊】秋冬是氣喘好發期,成大醫院表示,很多人把氣喘初期症狀當成感冒治療,但目前氣喘無根治藥物,首重保養和預防,避免接觸特定的過敏原,包括二手菸、狗、貓、蟑螂等,發作後再以藥物治療。
胸腔內科醫師李政宏指出,每當夜晚有咳嗽、呼吸困難、胸悶或哮鳴聲時,就得注意是否氣喘發作,莫以為只是感冒,拖延治療。
李政宏表示,氣喘惡化時毫無警訊,有時會致死,使用尖峰呼氣流速器,可以探測氣喘發炎的程度。
氣喘的藥物治療,包含控制發炎的藥物、緩解藥物,例如類固醇、咽達永樂、白三烯受體拮抗器、乙二型交感神經興奮劑等。他說,氣喘只有透過早期診斷、藥物治療,才能控制病情,避免急性發作而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