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章集】脈望

陳俊光/文‧篆刻 |2008.12.12
784觀看次
字級

「脈望」是進化後的書蟲。進化前是衣魚,俗稱蠹、蠹魚、書蟲或衣蟲,是一種靈巧、怕光、而且無翅的昆蟲,牠的身體呈銀灰色,因此也有白魚的稱號,以啃食紙張、糖類及澱粉等碳水化合物為生。
          
衣魚吃了書裡印有「神仙」二字滿三次,就會進化成環形的小蟲,而成為脈望。如鯉魚躍過龍門後,便可脫胎換骨變為神龍。南朝著名道士陶弘景在《仙經》原文記載:「蠹魚三食神仙字,則化為此物,名曰脈望,夜以規映當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還丹,取此水和而服之,即時換骨上昇。」

古人真會想像,如小孩擺家家酒,湯匙可當鍋鏟,小碗好比菜鍋,堆兩塊磚即成爐灶,小匙翻兩番就能炒出人間美味,如仙人一般,真是好玩。

明代萬曆年間有位文化人趙琦美,也是好玩的士人,嗜典籍為癖,鈔校書本為樂,以藏書豐富聞名,所藏萬卷書絕不借人,編有《脈望館圖目》一卷,其中《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為收錄古代戲曲最多的珍本秘籍,詳細記載元代劇種與明代初內府教坊雜劇,是研究元明雜劇的重要資料。

清人潘祖蔭有「小脈望館」藏書印,有比肩前賢之意。

我刻此印鈐於藏書之內,冀望衣魚吃了書裡的「脈望」印蛻,僅一次即可進化,有比菩薩慈悲之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