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拿了幾件舊衣服去改,回來看到晚報刊登的新聞,說以前衣服破了或拉鍊壞了,都丟掉買新的,現在受不景氣影響,修改衣服行業卻生意好轉,主要是大家認為「時機歹歹」,衣物修補後還是能穿。
消費券即將發放,政府鼓勵民眾消費,以提振經濟,但由修改衣服行業熱門來看,大家還是寧願省著點度景氣寒冬。
也由於什麼都要省,若生必需品該降價沒降,或降幅不夠,大家就斤斤計較,消基會董事長謝天仁昨天表示,天然氣降幅雖提高到將近百分之十三,仍然遠不及應降四成的幅度,呼籲經濟部徹底檢討。
真的,原油價格已降至約四十美元,國內汽油也從每公升三十多元降到二十元出頭,但天然氣不但遲不跟進,即便降價又小氣,確實沒道理。
依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資料,天然氣上月初價格,與今年最高點相比,跌幅達四成七,為何中油只調降百分之十三?
政府要人民多消費,可以理解,但商品價格總該合理吧!價格居高不下,即使發多一倍的消費券,民眾可能還是穿舊衣服、開舊車,誰敢、誰有財力消費?
陳淑華(北縣汐止/家庭主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