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對穿著追求的境界較高,不但穿起來要舒服,全身上下要搭配協調、漂亮,甚至要求符合自己的型。很多人上了年紀後逐漸的只以「舒服」為依歸,我也不例外,直到那一天的「兩句話」後才警覺,老了適度的裝扮自己絕對是必要的。
記得有一本書的作者寫道:「見到平常極為重視外表的母親最後變得邋遢、儀容不整時,心中感到不忍…」,的確,仔細看看周遭,年歲大的人不盡然都穿著隨便、隨興,妹妹就是。
有一天有人對著我和小我兩歲的妹妹說「妳們兩個一定是母女」,剎那間讓我一陣錯愕。仔細檢討,的確我們的衣著大異其趣,妹妹注重打扮,頭上染了雙色俏短髮、眉毛修飾為活潑形狀、臉上撲上淡粉、亮色胭脂,穿著時髦裙裝、高跟鞋;而我注重舒服、便利,常常把半頭白髮往上梳再用髮簪固定、不施粉、輕便的休閒衣褲,腳上總是一雙布鞋或平底鞋,天氣冷些,還穿上白襪子,乍看之下真有點像老太婆。難怪被如此誤會。
巧的是,那天回到家,根本從來沒理會過我穿著的兒子,竟然說:「媽,妳怎麼穿成這樣?」
隔天,我到美容院把頭髮染黑、剪了短髮,臉上上了淡妝,挑一件久違的「洋裝」,踩著有點跟的「高跟鞋」出門,沒想到一天中引來很多人「側目」,紛紛對我讚賞有加「這髮型適合妳」、「看起來精神多了」、「看起來至少年輕十歲」、「這身打扮看起來好優雅」…,好久沒被讚譽的形容詞通通出籠了。
「佛要金裝,人要衣裝」似乎有些道理,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能讓別人「賞心悅目」,不也會讓自己活得更有自信,更何況「整齊的外表」對別人也是一種尊重,「老了也要整裝」我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