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支持度始終偏低,近日計畫請知名主播傳授媒體實務,希望改善形象,強化政策行銷。
形象包裝固然需要,但如果政績不佳,只重包裝與宣傳,是否本末倒置?賴幸媛擔任主委至今,究竟有什麼值得歌頌的政績?還是宣傳不夠?
據了解,找知名主播上課最重要的理由是,江陳會前後,賴幸媛接受一系列專訪,事前陸委會官員都要求先提題目,而且嚴格限制不得脫稿發問,但記者們不理會、「問題太尖銳」,使賴幸媛不滿。
這個理由實在離譜。在民主的現代,政策說明還有這種作法,讓人彷彿看到早期非民主情景;而且要照本宣科,不如直接發新聞稿,讓記者「抄寫」即可,何需專訪?
不允許記者「脫稿發問」更是可笑,照理講,主管應該是成竹在胸,兵來將擋、水來土淹,那有要求記者「配合演出」的道理?難道身為主委對政策不了解,對會務施政掌握不夠,怕穿幫才會這樣要求?
金管會主委陳樹辭職獲准,震撼政壇,可能吹起內閣改組號角,賴幸媛若只是擔心官位不保而思宣傳,不如趕快端出漂亮的政績來。
張品瑞(台北市/研究生)